澤州壯武天井山,葛村榼子同竹編。老酒撲鼻入世篇,又見剪紙會嬋娟。
青島市即墨區龍山街道歷史文化悠久,非物質文化遺產種類豐富,為進一步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讓非物質文化“飛入”尋常百姓家,龍山街道深刻把握省文明實踐工作精神,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設立文明實踐非遺特色工作室、非遺手藝人家庭站、公益課堂特色工作室等,成立非遺手藝人聯合會,充分整合用活各類“非遺”資源。
“非遺”特色工作室,人人都是“手藝人”
“這個地方用力要輕,仔細這些細小的紋絡。”龍山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的非遺特色工作室里,非遺手藝人王承厚正在教居民制作榼子,通過兩個多月的學習,榼子“小白”們篆刻的作品已經初具模型了,“很有意思!也很鍛煉耐心和細心,看著自己一刀一刀篆刻出來的榼子,真是滿滿的收獲感!”葛村新村的居民譚曌晴說道。
自非遺特色工作室設立以來,每周的“非遺手工課堂”便成了群眾業余休閑的最佳去處。臨近春節,大家都在搶著學剪窗花、刻金魚(一種榼子模具)、編果籃,打算讓自家的新年更添傳統文化氣息。
除手工課堂外,實踐所還會定期開辦非遺物品展覽會,舉辦非遺文化知識講座、組織非遺傳承人進校園、進公益課堂,充分發揮非遺文化在“五為”志愿服務中的教育引導作用。同時在非遺工作室及手工作坊等實踐場所開展親子手工教學、創意課堂等互動活動,充分打造“親子空間”,大大提升親子關系的共進性和普教性,在寓教于樂、親密互動的過程中感受和傳播文化魅力。
公益課堂特色工作室,為“小”服務匯聚大能量
為健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培育體系,近年來,龍山街道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深入探索為“小”志愿服務模式。以“七彩假期·公益課堂”志愿服務項目為主要載體,開展各類特色學習和實踐活動,致力于促進轄區青少年得以外健于體內修于性的全面健康成長。
為推動公益課堂項目更成體系,更具規范,探索形成可復制推廣的服務模式和經驗,龍山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所成立公益課堂特色工作室,定期進行教學成果和特色做法交流研討,邀請專業在校老師對志愿者進行授課輔導,讓“課余”學習不業余,“公益”輔導更精益。2022年7月以來,葛村新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校地”共建暑期公益課堂項目、麗山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多彩暑期”公益課堂項目、西程哥莊網格“薪火相傳”暑期公益課堂項目如期開展,更有山東理工大學志愿者、社區居民愛心助學團、退休老校長和在職教師志愿者等多支志愿服務隊參與到志愿服務項目中來。目前累計服務未成年人600余人,惠及所、站周邊村莊和小區36個。
公益課堂形式多樣,內容豐富。除小、初學年課程輔導和作業講解外,設有美術、國學、歌舞、球類等特長課程,同時邀請“非遺”傳承人、心理健康專家、道德模范等“特邀志愿者”為孩子開展傳統文化教育、心理健康講座、道德模范演講等專題培訓,開展各類豐富有趣的手工游戲、紅色基地研學等實踐活動,讓暑期公益課堂真正“七彩斑斕”和充滿能量。
群眾需求在哪里,文明實踐的觸角就延伸到哪里。非假期期間,公益課堂特色工作室仍然“扮演”著未成年人活動室和親子關系教育“課堂”,孩子們學習上遇到的“疑難雜癥”都可向工作室求助,家長們遇到的育娃難題每每在此迎刃而解。公益課堂特色工作室逐漸成為銜接課內外、促進家校協同的課后服務驛站,特色工作室也成為縱深擴大文明實踐的社會影響范圍的有力平臺,形成人人知曉、人人參與、人人受益的文明實踐生活圈。(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張曉帆 通訊員 劉彬彬 劉耀澤 報道)
舉報/反饋
上一篇
下一篇
孩子們爭相舉手,在皮影短片預熱下,一場非遺文化傳承課正悄然展開,這是近日在湖北大學文學院推普實踐團隊的皮影非遺課堂上的生動一幕。孩子們展示皮影孩子們觀看《皮影的起源》孩子們獨自創作屬于自己的小皮影孩子們舉著作品展示時,古老皮影戲仿佛獲得新生
廣西省南寧市作為廣西的首府,素有“綠城”之稱。而大家都知道,每去到一座城市肯定要品嘗過當地的美食特色才算“不虛此行”。老友粉:南寧的老友粉與柳州的螺螄粉、桂林的桂林米粉同為廣西“三大米粉”。五色糯米飯:壯族地區獨特的傳統風味小吃,糯米飯會呈
今天,和杭州天童美語一同走進非遺竹編的世界,感受它帶給我們的獨特韻味和教育價值。為了讓更多的人了解并傳承非遺竹編,許多學校和教育機構開始將這一傳統手藝引入課堂。和杭州天童美語一同走進非遺竹編的世界,感受它帶給我們的獨特韻味和教育價值。和杭州
2023年8月31日下午,湖北有漆非遺傳承公益項目35名志愿者在學院老師的帶領下參觀了荊州博物館,同學們邊走邊看邊拍,感受荊楚文化發展變遷,交流各自所思所想。
石家莊是河北省的省會,也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城市,擁有著豐富的美食文化。以下為您介紹一些石家莊的特色美食。羊肉泡饃:這是陜西的傳統名菜,但在石家莊也非常受歡迎??绝啠弘m然不是石家莊的特色小吃,但是在石家莊也有很多好吃的烤鴨店。這種小吃在石家莊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