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廣州市文化廣電旅游局主辦的2021第四屆非遺品牌大會(廣州)12月18日于廣州塔舉行。作為非遺資源極為豐富的歷史文化名城,廣州的非遺在近年于傳承力度、創新能力、傳播水平方面均走在全國前列,屢屢成為圈內外焦點。
非遺品牌大會(廣州)也是全景式掃描廣東非遺的重要平臺,是一睹廣東非遺今時新貌的絕佳窗口。
籍此,讓我們對廣東代表性非遺項目做全景式掃描,以饗讀者。
今天,我們來看看廣東工匠精神與改革智慧的集中體現——百年不衰的廣式家具。
明清時期,廣州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成為我國對外貿易和文化交流的一個重要窗口。受此影響,廣式家具是“洋為中用”在中國人日常生活里的最早實踐之一。
明代末葉,廣式家具已在宮廷中得到應用。清代初年,廣式家具,因其豪華的風格,適應了皇家的需求,成為宮廷家具的主要類型。清代中期,受歐洲巴洛克式和洛可可式風格的影響,廣式家具在造型和裝飾上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形制更趨華貴。
(廣東民間工藝博物館藏楊蝦《龍獅鳳》酸枝大圓桌)
廣式硬木家具制作技藝是中國家具工藝的重要分支。它在繼承我國傳統家具制作技藝的同時,又吸納和改造西洋家具文化,形成濃厚的嶺南藝術特色。
(永華紅木家具雕刻)
廣式家具制作注重精選好料、精工細作,雕刻面積既寬且深,鑲嵌技藝運用自如,開創了家具制作的一代新風。廣式家具種類樣式繁多,不僅有傳統的桌、椅、凳、床、幾,還有其他地區沒有或極少見的品種,如客廳中可睡可坐的炕床等。
(陳達強作品《木韻大紅酸枝鳳凰來儀寶座椅》)
早期廣式家具繼承明式家具風格,并充分吸收了十八十九世紀西式家具的造型和裝飾手法。制作流程大致可分為設計、選材、開料、抖做(木工)、雕花、刮磨、上漆幾大工序,以傳統的生產工具(斧、鋸、鏨、鑿、刨、鉆等)采用手工操作。
在藝術風格上,廣式家具追求富麗、豪華,雕工繁復而精巧,雕刻的面積寬廣而深厚。此外,還注重鑲嵌藝術的發揮,擅長使用各種裝飾材料,融合多種藝術表現手法,獨創了鑲嵌木、竹、石、瓷等工藝。結構上注重榫卯的運用,造型上符合人體工學的設計,風格上體現了融匯中西的特點,主要表現為用料粗大,造型簡練凝重。擅長運用裝飾繁復的雕鏤、多樣化的鑲嵌,使家具顯得豪華富麗,是廣式家具區別于其他家具流派的一大特點。
廣式家具新穎而多變,雕飾精細而瑰麗。不但反映了嶺南先民審美情趣,也烙下了近百年來中西文化交融的印痕。廣式硬木家具制作技藝于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對其順利傳承發展起到了極大的積極作用。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卜松竹通訊員:文木
圖/文木文化提供
廣州日報新花城編輯:張素芹
上一篇
俞平是上海漆器制作技藝與顧村俞氏百寶鑲嵌的第四代傳承人。那時的上海漆器界,能獨立完成百寶鑲嵌的工匠,唯有他和父親。漆器鑲嵌是漆器制作技藝和百寶鑲嵌制作技藝相結合的一門綜合復雜技藝,涵蓋美工設計、木工、漆工、鑲嵌、開紋、描金等工序,整體制作難
館內展陳集圖文、實物、視聽、手作和交流于一體,體現了“非遺盛宴、古都寶典、活態體驗、多維呈現”的鮮明特色;通過“非遺館探秘”“劇本殺”等新型表現方式,促進非遺融入生活,成為時尚,推動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匠心致遠”好地方非遺人文資源育人實踐團隊走進揚州漆器廠,開展實踐調研,以青年視角探索非遺技藝的傳承路徑,用創新思維為傳統工藝注入時代活力。其間,團隊成員與全國輕工技術能手、市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市工藝美術大師王永霞面對面交流,聆聽傳承故事,
在四川這片美食的沃土上,小吃不僅是味蕾的盛宴,更是文化的傳承。四川小吃10大品牌推薦四川宮廷糕點——匠心獨運,非遺糕點這四家品牌,以非遺技藝為加持,將四川小吃的“辣”味與文化底蘊完美融合,成為了四川美食文化中的璀璨明珠。
4月11日,山東省文化和旅游廳公示山東百種非遺美食推薦名單。其中,泰安的山東煎餅入圍面食類榜單,新泰黏糊雞、演馬金光牛肉入圍肉食類,泰山豆腐宴、隨河船魚宴入圍菜系菜肴類,東平粥入圍湯羹類,九制泰山黃精茶入圍茶飲類。經各市推薦、網絡投票、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