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這個“五一”假期,觀賞非遺演出、體驗非遺手藝成為廣大市民和游客的休閑選擇。大家在走走逛逛中體會非遺文化的博大精深沉浸式體驗非遺技藝 各大景區假期“上新”國潮文旅活動,在親手體驗中領略到民間藝術綻放的別樣魅力。
在河南洛陽,穿漢服、賞牡丹、看非遺,成為游客的熱門選擇。在牡丹瓷博物館,一件件精美絕倫的工藝品令人目不暇接,勾線、彩繪、拉花瓣,游客們參觀了牡丹瓷生產過程,親身體驗牡丹花的制作技藝,感受一塊塊土坯變成牡丹花的欣喜。
游客 王沙沙:假期我們來到了洛陽觀賞牡丹花,也體驗了一下牡丹瓷的制作過程,感受了非遺的技藝,真是不虛此行。
在遼寧葫蘆島市的葫蘆古鎮,濃郁的關東風情、地道的東北民俗文化讓人們積聚的旅游熱情在這里得到充分釋放。走走逛逛,不時撞見各個行當的老手藝人——繡娘、皮匠、捏面人,滿滿的三餐四季、人間煙火。劉杰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手撕畫的傳承人,看老先生一雙巧手,三五分鐘,一個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的寶寶頭像便被“撕”了出來。
游客 趙點點:沒太見著過,我沒這么接地氣的看見過,都在電視里。很神奇,非常好,所以給孩子留了一幅。
河北灤州皮影是中國皮影戲三大流派中北方皮影的代表之一,被列入第一批國家非遺名錄。“五一”期間,游客們既可以感受皮影藝術千百年來的文化傳承,了解每幅皮影作品背后的故事,還能親手制作皮影,自編自導一出皮影戲。
游客 劉美倩:沒想到一張小小的驢皮能夠呈現出這么多惟妙惟肖的形象,體驗感特別好。
從白天到晚上,伴隨著鑼鼓和煙花爆竹聲,江西婺源縣演藝廣場上,百米長龍演藝隊伍開始游行,浩浩蕩蕩熱舞而行,龍尾鼓壓陣,龍珠引路。伴隨著漫天煙火,板凳龍舞出綽約風姿,場面氣勢恢弘,蔚為壯觀。百余名舞龍表演隊員邀請游客一起加入舞龍隊伍,大家一起不亦樂乎。
游客 羅藝:我覺得這邊還挺適合年輕人游玩的,有很多國潮的元素。我們今天一起體驗了炒茶,一起看了板凳龍、舞龍燈的表演,非常震撼,非常開心。
上一篇
)景泰年間盛行,制作技藝比較成熟,且使用的琺瑯釉多以藍色為主,故而得名。明代工藝品的名字大都先強調年號,然后再強調東西本身,但景泰藍不是在景泰年間出現,而是在元代就出現了,到了景泰年間,皇家的重視使它,因此有了今天這樣一個通俗易懂且帶有文學
閔行非遺非遺交流展笻竹工藝品制作技藝笻竹工藝品制作技藝閔行·淮南非遺交流展展品搶先看現場的工藝品分為精品家具類、茶文化伴侶類、文創類和辦公休閑類,既有樂趣又優雅。筇竹及筇竹杖從物象到意象,見證了我國造物文化內涵的演變。筇竹工藝品既具有實用性
近日,記者走進南昌市非物質文化遺產“萬家繪染布畫”傳承人萬陽智的工作室內,一幅繪染布畫《雄鷹振翅圖》現場繪就而成。
在今天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代要求下,香文化也需要我們后人來研習并發揚光大,并從中提升形而上的思想價值,以影響今人的文化品格和審美趣味。
孩子們爭相舉手,在皮影短片預熱下,一場非遺文化傳承課正悄然展開,這是近日在湖北大學文學院推普實踐團隊的皮影非遺課堂上的生動一幕。孩子們展示皮影孩子們觀看《皮影的起源》孩子們獨自創作屬于自己的小皮影孩子們舉著作品展示時,古老皮影戲仿佛獲得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