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水市位于貴州省西北部,赤水河中下游地區(qū),是黔北通往川渝的重要門戶和貴州省最大的通江口岸,素有“川黔鎖鑰”之說。赤水氣候溫和濕潤,土壤類型多樣。已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的赤水丹霞境內森林覆蓋率高達82.77%,生長著楠竹、慈竹等300余種竹類,132.8萬畝竹林
1月17日,山西省太原市文物保護研究院關帝廟博物館在校尉營關帝廟推出“清風明月·山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主題展覽”。展覽深入挖掘三晉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的清廉文化,依托校尉營關帝廟這座文物建筑,在傳承、延續(xù)關公忠義精神和倫理道德品質的同時,揚正氣、樹風氣,用賦有山西
原標題:“活態(tài)化”傳承非遺 浙江南潯激活傳統(tǒng)文化生機活力 南潯第十四屆魚文化節(jié)(資料圖)。 陸志鵬 攝 中新網浙江新聞12月21日電(施紫楠 陸志鵬)近日,浙江省湖州市南潯區(qū)和孚鎮(zhèn)荻港村文化禮堂內,絲竹傳人楊培根正在教村民學絲竹,清新典雅的絲竹管弦樂回蕩在古
壯族紙馬舞,2006年被列入云南省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2007年又被國家文化部列為第二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壯族紙馬舞歷史悠久,距今已有1800年左右的歷史。來源有三種傳說,一是壯族先祖隨白馬將軍出征,后因返鄉(xiāng)迷路滯留當地,為紀念將軍而作紙馬舞;二
點擊題目下方紅河文旅,了解更多文旅資訊。 編者按:近年來,在國家政策和旅游市場的推動引導下,文旅融合激發(fā)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發(fā)展的新興動力;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挖掘利用也為旅游業(yè)注入了更加優(yōu)質、更富吸引力的文化內容,文化遺產旅游已然成為新的旅游熱點。同時,文化遺產
本文轉自:人民日報客戶端 周治安 鄧和明 劉聰 1月17日下午,湖南省嘉禾縣石橋鎮(zhèn)桃花源村綜合服務中心,一派喜慶祥和的氛圍,桃花源村春節(jié)聯(lián)歡會暨“最美桃花源人”頒獎典禮正在這里舉行。 “村”晚在開場舞《綻放》中拉開帷幕。民歌表演唱《背崗嶺上紫竹搖》展現(xiàn)了國家
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以“連接現(xiàn)代生活 綻放迷人光彩”為主題開展多項宣傳推廣活動,并提出“激發(fā)非遺活力 創(chuàng)造美好生活”“鄉(xiāng)村振興 非遺同行”“人民的非遺人民共享”三項活動口號。 “以古人之規(guī)矩,開自己之生面”,為古老技藝賦予當代審美內涵 非遺攜手游戲 新潮玩法
國家級非遺——“埔寨火龍”表演受訪者供圖 紅彤彤的春聯(lián)、喜慶的大紅燈籠、街頭巷尾的親切問候……兔年春節(jié)即將來到,梅州各地呈現(xiàn)喜氣洋洋的景象。羊城晚報記者采訪了解到,不少市民趁著假期,選擇到梅州各地感受非遺文化,或赴旅游度假村泡溫泉驅寒養(yǎng)生等,喜迎新年到來。
國家級非遺——“埔寨火龍”表演受訪者供圖 紅彤彤的春聯(lián)、喜慶的大紅燈籠、街頭巷尾的親切問候……兔年春節(jié)即將來到,梅州各地呈現(xiàn)喜氣洋洋的景象。羊城晚報記者采訪了解到,不少市民趁著假期,選擇到梅州各地感受非遺文化,或赴旅游度假村泡溫泉驅寒養(yǎng)生等,喜迎新年到來。
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陸遙 為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傳播,近日,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館)舉辦2022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季”體驗活動,通過打造線上H5平臺,整合優(yōu)質非遺教學資源,為用戶提供非遺課程直播、非遺課件傳習等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