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月前,在北京恭王府看了一個展——“遼寧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大連貝雕精品展”。至今,@浦峰捉影依然還能回味起那些讓人震撼的精美貝雕作品。
展覽以“貝闕天工 萬物更新”為主題,主要選取遼寧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大連貝雕代表性傳承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金阿山及金阿山藝術館40余件代表作品,向觀眾展示大連貝雕的歷史文化、制作技藝、工具工序。
選了幾件代表作,讓大家開開眼。
大連貝雕第三代非遺傳承人金阿山等20人歷時4年、耗費5噸鮑魚殼制作了三件大型立體貝雕作品《龍船》《鳳船》《九龍壁》。
每一件作品都極為精細,不僅是龍鳳,還有各種亭臺樓閣,美輪美奐。
這些融合了中華傳統工藝和現代創新設計理念的貝雕精品,巧用貝殼的天然色澤和紋理形狀,構圖新穎、工藝精湛、色彩絢麗、具有一定的觀賞價值和藝術價值。
《九龍壁》
貝殼煙缸,20世紀50年代制作。
大連貝雕廠始于上世紀四五十年代。傳統的螺鈿鑲嵌等貝殼裝飾工藝,給大連貝雕藝人以啟示。他們在研究中發現,貝殼不僅有表皮的顏色,而且還有各種各樣的綺麗的潛伏色。這樣,就可以利用貝殼的多種自然色澤和彎度,雕磨成各種山水、花鳥、人物畫。因為這種貝雕畫區別于用單一的貝殼制作的螺鈿鑲嵌和用貝殼原形組配的貝雕,所以被稱為新興工藝。
貝殼小動物,20世紀40年代制作
大連貝雕工藝于2020年被列入遼寧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大連貝雕主要分布在大連市甘井子區、中山區和沙河口區,甘井子區是大連貝雕文化的“地標”區域,生活在這片區域的人們利用祖先世代傳承的手工技藝,在各類精美的貝殼中任意取材,經過大膽創作,精雕細刻,創作出精美奇妙、高雅絕倫的貝雕作品,以此傳達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
唐冠螺雕刻《八仙》
只要是海里的東西,都可以借形調出相應的圖案。
萬寶螺雕刻《怡情、鄉情》
萬年玉化硨磲雕刻《女媧補天》。55厘米高
最讓@浦峰捉影欣賞的是萬年玉化硨磲。如此巨大的玉化硨磲,真的太美了。如羊脂般的玉化,大自然太神奇了。
萬年玉化硨磲制作的《白鳥朝鳳》。
最珍貴的就是這種周邊帶紅色的頂級玉化硨磲,50厘米高,簡直就是“十萬年魂環”!
《年年有余》
據說都是大連貝雕廠幾十年前就積攢的老料。現在再想買到萬年以上的硨磲就很難很難了。
貝雕屏風《花開富貴》
乾隆爺如果看到這些,肯定也要流口水了。
下一篇
沒有了
大連貝雕第三代非遺傳承人金阿山等20人歷時4年、耗費5噸鮑魚殼制作了三件大型立體貝雕作品《龍船》《鳳船》《九龍壁》。最讓@浦峰捉影欣賞的是萬年玉化硨磲。如此巨大的玉化硨磲,真的太美了。萬年玉化硨磲制作的《白鳥朝鳳》。最珍貴的就是這種周邊帶紅
大連特產一大連貝雕畫大連貝雕畫是大連的傳統工藝品,是解放后發展起來的,大連可以說是我國貝雕畫的發源地大連貝雕畫選用各種貝殼為主要原料,圍繞花鳥山水人物等為主題,經過設計圖稿,精心選料,雕刻琢磨,堆貼組裝等。大連貝雕畫,始于一九五八年那時貝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