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新疆博州非遺保護名錄新增21項
央廣網博樂12月17日消息(記者羅成 通訊員楊薇薇 甫·金紅)日前,記者從第五批自治州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及代表性傳承人專家評審會上獲悉,蒙古族石頭燜肉制作技藝、哈薩克族叼羊、面塑等21個項目,張百雁、穆拉提·依林別克、馬·歐爾格力等41人通過評審,新疆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非遺保護名錄得到進一步完善。
面塑工藝品(央廣網發 博州黨委宣傳部 供圖)
此次評審會對申報涉及的民間文學、民俗、傳統音樂、傳統技藝、傳統美術、傳統醫藥等九個類別的代表性項目及代表性傳承人進行了評審。
評審會上,各項目申報單位從項目概況、特點、保護價值等方面進行了介紹,各評審專家嚴格按照程序,對申報項目的傳承歷史、技藝特色及社會影響力等方面進行了認真討論,并提出了合理性的修改意見。
博州多項非遺亮相“新疆是個好地方——對口援疆19省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展”(央廣網發 博州黨委宣傳部 供圖)
據悉,此次評審會是近年來涉及項目種類、數量最多的一次,是在前期全面摸排博州非遺項目、實地調研各申報項目、確定擬申報項目、審核申報書等工作扎實完成的基礎上召開的一次評審會,體現出博州優秀民間傳統文化資源的優勢,為更好地宣傳博州特色傳統文化打下了堅實基礎。
博州多項非遺亮相“新疆是個好地方——對口援疆19省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展”(央廣網發 博州黨委宣傳部 供圖)
“我們將繼續擴大非遺名錄覆蓋范圍,進一步加強非遺與旅游融合等工作,更好地推動我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和發展?!辈┲菸穆镁贮h組成員、副局長田鳳說。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下一篇
人生七十古來稀,而今年已70歲高齡的“撲蝴蝶”非遺文化表演者李廣武卻像個生龍活虎的年輕人,每日輾轉騰挪,又撲又跳地活躍在古城非遺展演現場,成為古城游的一道亮麗風景,深受中外游客喜愛。
在長沙瀏陽,張坊鎮上洪村道官沖非遺生態村正以豐富的體驗項目帶領游客“玩轉”非遺。這是五一期間研學館與篷蒲皮影合作推出的新體驗。據了解,道官沖目前正在建設活字印刷研學館與皮影戲館,以期為游客了解學習傳統文化、非遺生態提供更多元的選擇。
據了解,此次被授予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的崖柏根雕,還有專門的收藏協會名為保定市崖柏收藏協會,該協會于2021年4月份成立,協會的成立使保定市崖柏行業有了專業的協會指導,眾多喜歡崖柏、收藏崖柏的市民也有了專業的知識交流平臺。除此之外,
曹靜怡)日前,第九批金華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公布,這批名錄共認定非遺代表性項目47項。如今,金華酸茶基地依托婺城區塔石鄉獨特的生態環境,每一道工序嚴格遵循古法,精益求精。從民間技藝到一項非遺名錄,這項習俗濃縮了千年農耕文明的生存智
首先登場的諸城茂腔小戲《諸城燒肉》,是最讓本地市民感到親切的非遺項目。諸城剪紙、諸城綠茶、諸城燒肉等非遺項目,也用不同藝術方式,向濰坊市民進行了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