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跟著非遺逛海南——2021海南非遺研學發展大會”非遺研學成果發布會暨簽約儀式在海口舉行,對79件入選創意設計大賽的作品進行頒獎。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廣電體育廳二級巡視員鄒賢峰出席頒獎典禮。
打開鳳凰新聞,查看更多高清圖片這次活動是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廣電體育廳貫徹落實文化和旅游部關于“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宣傳推廣的系列活動之一,也是“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海南系列活動的收官之作,標志著“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海南系列活動畫上圓滿的句號。
非遺研學大賽引關注
全國近400件作品參賽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非遺研學旅行項目是提升非遺傳承人自身價值的路徑之一。作為“跟著非遺逛海南——2021海南非遺研學發展大會”系列活動之一,海南省旅文廳等單位于5月25日-6月22日聯合發布非遺研學創意設計大賽,向社會征集線路設計、課程設計及創意產品設計優秀案例。
非遺研學大賽啟動后,組委會收到北京、天津、江蘇、廣東、廣西、黑龍江等10個省(區)市的86家單位參賽作品397件,特邀文旅界、教育界、交通界、餐飲界、媒體界等方面專業人士組成評委會,本著“公平、公正”的原則,認真、細致地對作品進行評審,最終評出21個線路案例、20個課程設計案例、38個創意產品案例。
22日,非遺研學大會對79件入選作品名單進行頒獎。海南科技職業大學創作的《黎苗情緣,非遺雋永》、《探秘黎族非遺文化推進文旅融合發展》分別獲得非遺研學線路設計、非遺研學課程設計一等獎,極客設計工作室創作的《萬家燈火黎族船形屋》獲得非遺研學產品設計一等獎,同時還分別獎勵了獲得三個主題二等獎、三等獎、創意獎、優秀獎的參賽者。
本次大賽不僅為非遺研學活動提供了線路、課程、產品的優秀案例,更挖掘了一批優秀的課程設計團隊及線路設計團隊。為助力非遺研學課程持續優化升級,大會還舉行了檳榔谷非遺研學智庫專家、特聘研學導師、優質供應商、研學資源聯盟簽約儀式。
此次活動由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廣電體育廳、海南省教育廳、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人民政府聯合主辦,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旅游和文化廣電體育局、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民族事務局、海南檳榔谷黎苗文化旅游發展有限公司共同承辦。
非遺研學引發業界思考
跨界發展促進非遺傳承
如何讓非遺研學更具吸引力?在21日舉行的研討會上,與會專家學者圍繞非遺研學主題,從不同的角度深入淺出地講述了在信息化的今天,傳統文化與現代研學共生共融的意義,同時剖析了非遺研學的商業價值、實踐價值,引發與會者的深刻思考。
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廣電體育廳公共文化處(非遺處)處長饒瓊娟表示,通過這次大賽,我們不只是看到成果,更欣喜地發現一批優秀的參賽團隊及個人。活動的深入不僅凝聚了文化、旅游、教育等多領域跨界融合,同時也匯集形成了人才智庫,為推動非遺研學事業向前發展精準發力。
在文旅融合發展的今天,海南涌現出一批非遺研學景區,海南檳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區就是其中的一員。近年來,海南檳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區積極探索非遺+研學實踐深度融合,推動旅游與教育、文化領域的深度合作,以民族文化旅游資源優勢為核心,不斷完善“悠黎客”拓展基地“產、學、研”配套設施,打造全鏈接沉浸式體驗,不斷提升非遺研學品牌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成功入選了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
作為此次活動的承辦方之一,海南檳榔谷黎苗文化旅游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國東表示,非遺研學是非遺傳承的載體之一,景區近年來將非遺研學作為一個重點項目來開發,讓游客近距離感受海南非遺的魅力。這次活動是把檳榔谷景區多年來沉淀積累的非遺釋放出來,激活它,進一步帶動非遺的保護和傳承。景區將聯合周邊的市縣,把非遺研學線路進一步完善和擴展,使非遺資源在各個市縣能得到合理利用,讓多方受益。
據了解,組委會將對此次活動的獲獎作品進行全面展示和推廣宣傳,尤其是向旅行社、中小學校推薦非遺研學線路、課程,讓更多的年輕人喜歡海南非遺,讓海南非遺迸發出新的活力與生機,進一步推動海南非遺研學產業化發展。(文字:潘達強)
匠心致遠”好地方非遺人文資源育人實踐團隊走進揚州漆器廠,開展實踐調研,以青年視角探索非遺技藝的傳承路徑,用創新思維為傳統工藝注入時代活力。其間,團隊成員與全國輕工技術能手、市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市工藝美術大師王永霞面對面交流,聆聽傳承故事,
為推行五育并舉,做好學校傳統文化教育。六安市裕安區雷鋒路小學立足本土文化率先成立紅·藝工坊開設特色多項美育融合課程。2020年,紅·藝工坊結合六安瓜片的非遺文化,將茶文化引進校園
為讓園區親子家庭對東莞非遺傳統文化有更深入的認識,5月28日,松山湖婦聯、松山湖關工委、松山湖少工委聯合開展“識東莞非遺·做文化傳人”親子周末營系列活動。來自松山湖園區的20組親子家庭在這里領略石龍非遺的美和獨特,感受指尖傳承的工匠精神。
王河灣挎鼓已有100多年的歷史,是河北省張家口市宣化區獨有的民間藝術。作為王河灣挎鼓的第四代傳人,賀海在研習前輩技藝的同時,還將這種民間藝術從田間地頭帶上了文藝演出的舞臺,如今他已是該項目的省級代表性傳承人。2009年,王河灣挎鼓被列入省級
校長對實踐團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強調活動期間要始終將師生安全放在首位,期待通過此次活動讓孩子們感受傳統音樂文化的魅力,助力非遺文化傳承。該校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筠連縣巡司鎮武德小學將持續推動非遺文化進校園,讓更多孩子在傳統音樂的滋養中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