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入選第四批甘肅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定西有15個、看看自己家鄉的非遺項目、、、、
第四批甘肅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榫卯木制手工技藝
來源:人民網-甘肅頻道
人民網蘭州11月6日電(杜昱欣、王文嘉)日前,第四批甘肅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經甘肅省人民政府批準公布,定西市有15個項目入選。
據悉,定西市本次入選的15個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分別為傳統舞蹈、傳統美術、傳統技藝等三個類別。其中傳統舞蹈類1項:羊皮扇鼓舞(岷縣);傳統美術類3項:春葉、遮面(通渭縣)、通渭民間彩繪(通渭縣)、渭源民間彩畫(渭源縣);傳統技藝類11項:書畫裝裱傳統技藝(安定區)、皮活制作技藝(漳縣)、 榫卯木制手工制作技藝(定西市)、 隴中十三花宴席制作技藝(定西市)、“靛坪大曲”釀酒技藝(隴西縣)、井鹽手工熬制技藝(漳縣)、岷縣陶藝加工技藝(岷縣)、陶器制作技藝(岷縣)、陶器制作技藝(臨洮縣)、紫斑牡丹酒釀制技藝(臨洮縣)、岷縣當歸生產加工技藝(岷縣)。
據記者了解,近年來定西市從強化頂層設計入手,不斷創新工作思路和方法,逐步落實政策、組織、設施、資金四大保障,建立完善資源、名錄、傳承人、整體性四大保護體系,進一步推行科研、創新、宣傳、培訓四項機制創新,不僅夯實了非遺保護工作的基礎,搭建起了非遺保護的整體架構,探索了非遺傳承保護工作的新路子,開創了非遺傳承保護工作的新局面,取得了社會公認的矚目成就,而且創造了機制體制、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創新的定西模式,走在了全省的前列。同時,積極申報國家和省級名錄,多方位搜集整理市縣級名錄,初步構建起了較為完整的名錄保護體系。
截止目前,花兒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人類口頭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二郎山花兒會、洮硯加工技藝、通渭小曲戲、巴當舞、定西剪紙、通渭影子腔、岷縣青苗會等7項被公布為國家級項目名錄,有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3名;省級項目名錄49項,代表性傳承人50名;市級名錄263項,代表性傳承人233名;縣級名錄372項,代表性傳承人457名。2017年定西市還被納入甘肅省隴東南生態保護區規劃,在非遺整體性保護方面邁出了可喜的一步。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俞平是上海漆器制作技藝與顧村俞氏百寶鑲嵌的第四代傳承人。那時的上海漆器界,能獨立完成百寶鑲嵌的工匠,唯有他和父親。漆器鑲嵌是漆器制作技藝和百寶鑲嵌制作技藝相結合的一門綜合復雜技藝,涵蓋美工設計、木工、漆工、鑲嵌、開紋、描金等工序,整體制作難
館內展陳集圖文、實物、視聽、手作和交流于一體,體現了“非遺盛宴、古都寶典、活態體驗、多維呈現”的鮮明特色;通過“非遺館探秘”“劇本殺”等新型表現方式,促進非遺融入生活,成為時尚,推動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匠心致遠”好地方非遺人文資源育人實踐團隊走進揚州漆器廠,開展實踐調研,以青年視角探索非遺技藝的傳承路徑,用創新思維為傳統工藝注入時代活力。其間,團隊成員與全國輕工技術能手、市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市工藝美術大師王永霞面對面交流,聆聽傳承故事,
在四川這片美食的沃土上,小吃不僅是味蕾的盛宴,更是文化的傳承。四川小吃10大品牌推薦四川宮廷糕點——匠心獨運,非遺糕點這四家品牌,以非遺技藝為加持,將四川小吃的“辣”味與文化底蘊完美融合,成為了四川美食文化中的璀璨明珠。
而今,這一獨特的藝術形式已經走進了大學課堂,成為引領潮流的新風尚。圖為11月29日,蘭州資源環境職業技術大學民族工藝學院大學生在一起學習蛋雕技藝。在大學校園里,蛋雕藝術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學生。更多年輕人也開始學習和傳承這種小眾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