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由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主辦的首屆國潮文創設計大賽獲獎作品揭曉。上海榮慶堂實業發展有限公司參賽作品“紋銀香囊”獲得最具潛力作品獎。
“紋銀香囊”將香囊制作技藝、金銀細工制作技藝兩大非遺技藝進行融合,傳承古代技藝的同時,豐富文化鑒賞生活,打造本土文化強勢產品。
“紋銀香囊”運用了播揲,鏨刻,鏤空,鎏金等方式制作,將設計好的圖形敲擊捶揲出凹凸起伏的圖案,再通過鏨刻工藝制作成型。香囊內層由兩個同心圓環垂直相套而成,環心置有一香盂,再以活軸貫穿內層和香盂,可保證無論如何顛簸,香盂始終保持水平,不至灑漏香粉。
香粉以純中藥配方制作,根據中醫藥理論,配伍一些具有益氣活血、安神助眠、清熱解毒或者吸附有害化學物質等功效的中草藥,兼有養生和美學價值。
香囊金屬外層“囊袋”,薄如蟬翼,通體鏤刻葡萄花鳥紋,寓意五谷豐登、富貴吉祥。紋飾自然婉轉,疏密考究,線面得體。利用長平架技術,打造“香囊陀螺儀”,顯示了極高的工藝水平,可懸掛可佩戴。紋銀香囊不僅傳承了唐代黑科技,更讓我們現代人感受和領略到唐代宮廷的富貴與傳統之美。
首屆國潮文創設計大賽以“非遺新體驗”為主題,以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為理念,評選出了一批“創新、好用、可轉化”的國潮文創產品和設計方案,推動非遺連接人民美好生活;同時,通過促進非遺同文化、藝術、旅游、手工藝、體育、中醫藥、互聯網等相關行業有機結合,拓寬或延伸非遺項目自身的功能屬性,為從事非遺傳承保護的企事業單位、組織及個人擁抱市場,實現非遺項目的活化開辟路徑,不斷提升上海城市軟實力,彰顯上海設計之都的創新實力。
上觀號作者:上海楊浦
)景泰年間盛行,制作技藝比較成熟,且使用的琺瑯釉多以藍色為主,故而得名。明代工藝品的名字大都先強調年號,然后再強調東西本身,但景泰藍不是在景泰年間出現,而是在元代就出現了,到了景泰年間,皇家的重視使它,因此有了今天這樣一個通俗易懂且帶有文學
閔行非遺非遺交流展笻竹工藝品制作技藝笻竹工藝品制作技藝閔行·淮南非遺交流展展品搶先看現場的工藝品分為精品家具類、茶文化伴侶類、文創類和辦公休閑類,既有樂趣又優雅。筇竹及筇竹杖從物象到意象,見證了我國造物文化內涵的演變。筇竹工藝品既具有實用性
近日,記者走進南昌市非物質文化遺產“萬家繪染布畫”傳承人萬陽智的工作室內,一幅繪染布畫《雄鷹振翅圖》現場繪就而成。
在今天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代要求下,香文化也需要我們后人來研習并發揚光大,并從中提升形而上的思想價值,以影響今人的文化品格和審美趣味。
俞平是上海漆器制作技藝與顧村俞氏百寶鑲嵌的第四代傳承人。那時的上海漆器界,能獨立完成百寶鑲嵌的工匠,唯有他和父親。漆器鑲嵌是漆器制作技藝和百寶鑲嵌制作技藝相結合的一門綜合復雜技藝,涵蓋美工設計、木工、漆工、鑲嵌、開紋、描金等工序,整體制作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