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訊(記者 王勝男)6月30日,中國西部研究與發展促進會文化遺產工作委員會主辦的“中國非遺文旅之行”正式啟動。針對年輕客群,去哪兒網推出了“非遺非常潮”百條旅游專線。
近兩年,傳統文化資源與現代設計結合,涌現了一系列文創產品,成為年輕人追捧的“潮品”。 去哪兒網目的地營銷總經理黃凡表示,去哪兒網的90后用戶占比超過三分之一,不僅時尚行業可以走“國潮之旅”,旅行也可以。
據去哪兒網方面介紹,“非遺非常潮”百條線路中, 30余條線路由北上廣深出發,指向云貴川渝的線路超過60條,連接東部經濟高地與西部的非遺保護地。針對年輕人市場,線路售價較為親民,以數百元居多,最高不超過6000元。線路涵蓋了傳統戲劇、表演藝術、技藝、醫藥、民俗等多個門類,涉及當地生產生活的多個方面,鼓勵年輕人深度走進非遺文化。
以貴州遵義海龍屯為例,海龍屯是亞洲保存最完好的中世紀軍事防御城堡,近年被納入世界遺產名錄。黃凡表示:“平臺的機票、火車票數據顯示,遵義機票用戶2018年的年增幅達88%,火車票乘客更是翻了4倍,其中19到35歲的群體占比47%。海龍屯不僅有文化魅力,更有巨大的商業價值。”
據國務院發布的《“十三五”旅游業發展規劃》顯示,到2020年,旅游市場總規模達到67億人次,旅游投資總額2萬億元,旅游業總收入達到7萬億元。去哪兒網表示,寄希望于“國潮之旅”通往下一個億萬級的文旅市場。
新京報記者 王勝男 編輯 鄭藝佳 校對 圖片來源 活動方供圖
共敘運河情”揚臺大學生非遺文化研習之旅在我市展開,來自新北、臺中、屏東等島內縣市以及江蘇南通、浙江紹興、安徽馬鞍山、山東濰坊等大陸城市在揚就讀的20余名大學生,近距離體驗了揚州剪紙、廣陵古琴等非遺文化。
每一把漆扇都凝聚著孩子們對傳統文化的敬仰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孩子們接過新衣時,純真的笑容洋溢在臉上,興奮之情溢于言表。下一步,安居苑社區婦聯將持續聚焦困境兒童群體的需求,開展更多形式多樣的關愛活動,用溫暖與陪伴為孩子們點亮成長之路,助力他們
3月19日,湖南省邵陽市雙清區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寶慶油布傘制作技藝培訓班。未來,雙清區將依托這些非遺項目,開發更多兼具文化內涵與參與性的文旅產品,如非遺研學線路、民俗體驗活動等,推動非遺活態傳承,助力雙清文旅向著更高質量、更具特色的方向大
人生七十古來稀,而今年已70歲高齡的“撲蝴蝶”非遺文化表演者李廣武卻像個生龍活虎的年輕人,每日輾轉騰挪,又撲又跳地活躍在古城非遺展演現場,成為古城游的一道亮麗風景,深受中外游客喜愛。
現場主辦方發布5條非遺美食線路,通過“美食+非遺+景區”立體化模式,打造沉浸式文旅消費新場景,邀請游客在游山西好風光的同時解鎖三晉美食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