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訊(記者 王勝男)6月30日,中國西部研究與發展促進會文化遺產工作委員會主辦的“中國非遺文旅之行”正式啟動。針對年輕客群,去哪兒網推出了“非遺非常潮”百條旅游專線。
近兩年,傳統文化資源與現代設計結合,涌現了一系列文創產品,成為年輕人追捧的“潮品”。 去哪兒網目的地營銷總經理黃凡表示,去哪兒網的90后用戶占比超過三分之一,不僅時尚行業可以走“國潮之旅”,旅行也可以。
據去哪兒網方面介紹,“非遺非常潮”百條線路中, 30余條線路由北上廣深出發,指向云貴川渝的線路超過60條,連接東部經濟高地與西部的非遺保護地。針對年輕人市場,線路售價較為親民,以數百元居多,最高不超過6000元。線路涵蓋了傳統戲劇、表演藝術、技藝、醫藥、民俗等多個門類,涉及當地生產生活的多個方面,鼓勵年輕人深度走進非遺文化。
以貴州遵義海龍屯為例,海龍屯是亞洲保存最完好的中世紀軍事防御城堡,近年被納入世界遺產名錄。黃凡表示:“平臺的機票、火車票數據顯示,遵義機票用戶2018年的年增幅達88%,火車票乘客更是翻了4倍,其中19到35歲的群體占比47%。海龍屯不僅有文化魅力,更有巨大的商業價值。”
據國務院發布的《“十三五”旅游業發展規劃》顯示,到2020年,旅游市場總規模達到67億人次,旅游投資總額2萬億元,旅游業總收入達到7萬億元。去哪兒網表示,寄希望于“國潮之旅”通往下一個億萬級的文旅市場。
新京報記者 王勝男 編輯 鄭藝佳 校對 圖片來源 活動方供圖
館內展陳集圖文、實物、視聽、手作和交流于一體,體現了“非遺盛宴、古都寶典、活態體驗、多維呈現”的鮮明特色;通過“非遺館探秘”“劇本殺”等新型表現方式,促進非遺融入生活,成為時尚,推動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為讓園區親子家庭對東莞非遺傳統文化有更深入的認識,5月28日,松山湖婦聯、松山湖關工委、松山湖少工委聯合開展“識東莞非遺·做文化傳人”親子周末營系列活動。來自松山湖園區的20組親子家庭在這里領略石龍非遺的美和獨特,感受指尖傳承的工匠精神。
校長對實踐團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強調活動期間要始終將師生安全放在首位,期待通過此次活動讓孩子們感受傳統音樂文化的魅力,助力非遺文化傳承。該校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筠連縣巡司鎮武德小學將持續推動非遺文化進校園,讓更多孩子在傳統音樂的滋養中成長
大學生們在長江頭條的分享里,寫滿了他們與非遺匠人共同參與制作的生動場景。長江頭條為大學生們提供了一個施展創意、助力非遺“破圈”的廣闊舞臺。當大學生將非遺文化實踐成果匯入長江頭條平臺,一場“青創賦能傳統”的化學反應正在發生。
近日,“世界賽裝之源·時尚創意楚雄”非物質文化遺產融入當代時尚設計合作伙伴會議在云南楚雄舉辦。會議圍繞“非遺與時尚的融合與創新”話題設置主題演講、圓桌論壇、非遺時尚秀等多個環節。通過這樣的國際合作與交流,可以進一步提升中國非遺在全球時尚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