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創文旅新品牌中華非遺(璧山)國際設計周正式啟動
近日,以“非遺創新 點亮秀湖”為主題的中華非遺(璧山)國際設計周啟動暨秀湖水街國際非遺手藝特色小鎮入駐項目簽約系列活動在璧舉行。遠道而來的國內外、海峽兩岸文化旅游界專家學者、國家級非遺傳承人、文創企業屆人士集聚一堂,以秀湖非遺產業創新發展為紐帶,共話非遺新機遇,共創文旅新品牌。
據了解,今年國慶黃金周期間,首屆中華非遺(璧山)國際設計周將以“非遺創新 美好生活”為主題,設立“開幕活動、非遺設計主題展、非遺設計論壇、非遺扶貧就業工坊展銷、非遺設計之旅等系列活動板塊”。活動將匯集北京國際設計周中國傳統工藝設計展及國內外優秀的非遺創新設計項目,以生活美學為導向,以見人見物見生活為宗旨,推動非遺走進現代生活。
我國所有聯合國非遺項目首次集中展示 展現中國非遺傳承發展的生動實踐
近日,2019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宣傳展示全國主會場活動在廣州正式拉開帷幕。在為期4天的展示活動中,40項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遺名錄名冊項目齊聚羊城,通過展覽、展演、座談、論壇等系列活動,展現中國非遺傳承發展的生動實踐。
主會場活動期間,全國各地非遺宣傳展示大中型活動達3200多項,將全面提升各級非遺代表性項目項目的可見度、美譽度和影響力。
中國非遺文旅之行啟動,去哪兒網推百條非遺專線
近日,中國西部研究與發展促進會文化遺產工作委員會主辦的“中國非遺文旅之行”正式啟動。針對年輕客群,去哪兒網推出了“非遺非常潮”百條旅游專線。
據去哪兒網方面介紹,“非遺非常潮”百條線路中, 30余條線路由北上廣深出發,指向云貴川渝的線路超過60條,連接東部經濟高地與西部的非遺保護地。針對年輕人市場,線路售價較為親民,以數百元居多,最高不超過6000元。線路涵蓋了傳統戲劇、表演藝術、技藝、醫藥、民俗等多個門類,涉及當地生產生活的多個方面,鼓勵年輕人深度走進非遺文化。
國家級非遺項目“方城石猴”榮獲第九屆全國非遺聯展金獎
近日,中國(昆明)官渡第九屆全國非遺聯展活動在昆明市官渡舉行。河南省方城縣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方城石猴”,應邀由國家級非遺傳承人王國慶攜帶遺產項目“方城石猴”產品參加了該聯展活動。據悉,王國慶向大會捐贈的方城石猴項目,在中國(昆明)官渡全國非遺聯展中榮獲大會項目評選金獎,組委會并向王國慶下發了永久收藏證書。
此次聯展共有100個非遺項目參展,其中國家級項目36個,省級項目36個,市(縣)級項目28個,涵蓋了傳統技藝、傳統美術、傳統醫藥、傳統飲食、傳統戲曲類等五大類別。
伍倩雯:赤誠匠心,讓中國非遺走向世界
近日,2019中國國際貿易交易會故宮論壇正式開幕。論壇以“一帶一路”背景下的文化保護與交流互鑒為主題,致力于將中國傳統文化“走出去”,與西方文化高度融合,共同促進中國與全球文化貿易服務的發展。
新的時代,中國非遺有著新的文化使命,如何以初心致匠心,如何讓非遺文化在傳承中受保護,在保護中求發展,在發展中走出國門綻放世界,這一使命對非遺傳承者提出了新的要求。伍倩雯董事長在發言中也提到了非遺文化的交流互鑒,對中國非遺走出國門充滿希望。
“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宣傳展示全國主會場活動在穗啟動
近日晚,由文化和旅游部、廣東省政府主辦的2019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宣傳展示全國主會場活動在廣州白云國際會議中心世紀大會堂舉行。文化和旅游部黨組副書記、副部長李金早,廣東省副省長許瑞生出席并致辭,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駐北京辦事處歐敏行女士等出席。
據悉,2019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宣傳展示主會場系列活動將圍繞40項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遺名錄名冊項目,全面展示相關項目保護成果,總結探討中國非遺保護工作經驗,展現中國非遺傳承發展的生動實踐。主會場活動期間,廣東各地將推出近300場大中型非遺宣傳展示活動,通過深入挖掘、展示、傳播廣東非遺項目的深厚文化內涵,全面提升廣東非遺項目的可見度、美譽度和影響力。
近日,2025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東莞主會場系列活動啟動,此次活動以“融入現代生活——非遺正青春”為主題,并對東莞市第七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及傳承人頒牌,中堂新晉的臘風腸制作技藝項目、“百歲”制作技藝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羅運娣正式獲
館內展陳集圖文、實物、視聽、手作和交流于一體,體現了“非遺盛宴、古都寶典、活態體驗、多維呈現”的鮮明特色;通過“非遺館探秘”“劇本殺”等新型表現方式,促進非遺融入生活,成為時尚,推動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下面,讓我們一起走進十笏園非遺空間,了解下這四項最新獲選的非遺項目吧~同時還設有拉胚成型體驗、文創手作陶藝體驗和陶印兩項非遺體驗區,旨在深入挖掘傳承濰坊陶藝文化歷史,向學員們傳授非遺知識,讓他們可以在濰坊不出遠門,親自參與制作和體驗,親身體
8月7日晚,清遠市清新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變身“千年茶室”,30余名身著月白茶服的青年齊聚“滿FUN夜校”,開啟了一場解碼省級非遺筆架茶的沉浸式之旅。而“行茶十試”品飲儀式的演繹,則讓理論中的文化內涵具象化。贈送的非遺茶具禮盒,將“現場體驗
匠心致遠”好地方非遺人文資源育人實踐團隊走進揚州漆器廠,開展實踐調研,以青年視角探索非遺技藝的傳承路徑,用創新思維為傳統工藝注入時代活力。其間,團隊成員與全國輕工技術能手、市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市工藝美術大師王永霞面對面交流,聆聽傳承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