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開眼!6大門類傳統工藝非遺項目傳承人來濟南賽高下
由文化部和旅游部、山東省政府聯合主辦的第五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將于9月13日在濟南開幕。作為博覽會的重要板塊,日前,由文化和旅游部、山東省人民政府主辦,山東省文化廳、濟南市人民政府承辦的第五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傳統工藝比賽初賽評審會在濟南召開。
圍繞“活態傳承、活力再現”的主題,第五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分為多個版塊,其中傳統工藝比賽充分體現“傳統工藝走進現代生活”的理念。比賽設置草柳藤編織、剪紙、泥面塑、陶瓷成型、金屬鍛制、刺繡六大傳統工藝類項目,分為初賽與決賽兩個部分。
此次比賽面向以上六類非遺項目的傳承人(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除外)及廣大傳統工藝從業者,全國各地共有2180人報名。通過全國各地參賽選手報送的作品照片,反映出參賽選手的高超技藝水平。
初賽評審會邀請了30名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成立了評審專家小組,對符合報名要求的作品資料進行評審打分;并邀請紀檢人員對評審全過程進行監督。經過專家評委評審,共計233人進入決賽,其中草柳藤編織項目36人,泥面塑項目42人,剪紙項目34人,陶瓷成型項目39人,金屬鍛制項目40人,刺繡項目42人。
傳統工藝比賽決賽將于9月13至17日在第五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現場舉辦,屆時各位選手將進行激烈的現場競技,給到場觀眾奉獻一場精彩的非遺制作技藝展示。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劉雅菲
齊魯壹點客戶端版權稿件,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人生七十古來稀,而今年已70歲高齡的“撲蝴蝶”非遺文化表演者李廣武卻像個生龍活虎的年輕人,每日輾轉騰挪,又撲又跳地活躍在古城非遺展演現場,成為古城游的一道亮麗風景,深受中外游客喜愛。
在長沙瀏陽,張坊鎮上洪村道官沖非遺生態村正以豐富的體驗項目帶領游客“玩轉”非遺。這是五一期間研學館與篷蒲皮影合作推出的新體驗。據了解,道官沖目前正在建設活字印刷研學館與皮影戲館,以期為游客了解學習傳統文化、非遺生態提供更多元的選擇。
據了解,此次被授予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的崖柏根雕,還有專門的收藏協會名為保定市崖柏收藏協會,該協會于2021年4月份成立,協會的成立使保定市崖柏行業有了專業的協會指導,眾多喜歡崖柏、收藏崖柏的市民也有了專業的知識交流平臺。除此之外,
曹靜怡)日前,第九批金華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公布,這批名錄共認定非遺代表性項目47項。如今,金華酸茶基地依托婺城區塔石鄉獨特的生態環境,每一道工序嚴格遵循古法,精益求精。從民間技藝到一項非遺名錄,這項習俗濃縮了千年農耕文明的生存智
首先登場的諸城茂腔小戲《諸城燒肉》,是最讓本地市民感到親切的非遺項目。諸城剪紙、諸城綠茶、諸城燒肉等非遺項目,也用不同藝術方式,向濰坊市民進行了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