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市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重要講話精神,學習中辦、國辦《關于進一步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意見》,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圍繞建設文化強市的目標,積極有效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工作,建立健全非遺目錄和傳承人體系。
截至2022年5月,全市市級以上非遺項目160項,全面涵蓋非物質文化遺產十大類別。其中,51項列入省級非遺名錄,14項列入國家級非遺名錄。現有市級以上非遺傳承人211人,其中省級傳承人56人,國家級傳承人5人。全市現有1個省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還有一批單位被評為省、市級非遺保護傳承基地、非遺生產性保護示范基地、非遺研究基地、非遺工作站。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潮汕歷史文化博覽中心內設潮汕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用多種形式展示非遺項目。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國家級非遺項目英歌(潮陽英歌)獨具地方特色,成為印刻在潮汕人心中的情感符號。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國家級項目:潮汕古建筑營造技藝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省級項目:非拳技法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市級項目:汕頭全牛宴制作技藝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非遺展示活動:印章鐫刻技藝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非遺展示活動:汕頭木偶戲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非遺展示活動:汕頭“出花園”
去年至今新增國家級項目1項、省級項目12項和市級項目58項;全市市級以上非遺項目達160項,全面涵蓋非遺十大類別。
第五批國家級
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
(汕頭市)
2021年5月24日,“潮汕古建筑營造技藝”列入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保護單位為廣東紀傳英古建筑營造有限公司。
第八批省級
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
(汕頭市)
2022年4月29日,我市12個項目列入第八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1.非拳技法
2.印章鐫刻技藝
3.蠔烙煎制技藝
4.老熟地制作技藝
5.潮州“打冷”食俗
6.剪紙(汕頭剪紙)
7.石雕(鮀浦石雕)
8.潮州菜烹飪技藝
9.烏龍茶制作技藝(烏龍茶精制技藝)
10.涼果制作技藝(汕頭佛手果制作技藝)
11.中醫正骨療法(姚氏中醫正骨療法)
12.民間信俗(大峰信俗)
汕頭市第七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代表性項目名錄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景泰年間盛行,制作技藝比較成熟,且使用的琺瑯釉多以藍色為主,故而得名。明代工藝品的名字大都先強調年號,然后再強調東西本身,但景泰藍不是在景泰年間出現,而是在元代就出現了,到了景泰年間,皇家的重視使它,因此有了今天這樣一個通俗易懂且帶有文學
漆藝作為我國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具有實用與藝術完美結合的獨特魅力。中國是漆文化資源的大國,盛產優質天然漆,也是出土古漆器最多的文明古國。漆器是中國古代在化學工藝及工藝美術方面的重要發明。中國四大漆器:至元代,揚州已成全國漆器制作中心。
6月10日是“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以“宋韻楠溪·非遺嘉宴”為主題的百工生活市集于溫州永嘉廣場熱鬧“開市”,為市民帶來為期2天“從天光到晚歸”的非遺文化大餐。
閔行非遺非遺交流展笻竹工藝品制作技藝笻竹工藝品制作技藝閔行·淮南非遺交流展展品搶先看現場的工藝品分為精品家具類、茶文化伴侶類、文創類和辦公休閑類,既有樂趣又優雅。筇竹及筇竹杖從物象到意象,見證了我國造物文化內涵的演變。筇竹工藝品既具有實用性
人生七十古來稀,而今年已70歲高齡的“撲蝴蝶”非遺文化表演者李廣武卻像個生龍活虎的年輕人,每日輾轉騰挪,又撲又跳地活躍在古城非遺展演現場,成為古城游的一道亮麗風景,深受中外游客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