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湖南頻道
1月17日,在新春佳節即將到來之際,邵陽雙清區文旅廣體局主要負責同志走訪慰問雙清非遺老藝人,向他們致以新春的祝福。
“您辛苦了,提前祝您新春快樂。”在市級非遺項目寶慶面塑藝人曾利忠、寶慶漁鼓藝人羅永陽等同志家中,慰問組一行詳細了解了老藝人的身體和生活現狀,詢問了他們在非遺傳承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聽取了他們對非遺保護工作的意見和建議,對他們多年來為雙清非遺保護工作的付出表示感謝,并鼓勵非遺傳承人們一如既往地投身雙清的非遺保護、傳承和發展,充分發揮傳幫帶作用,融合文旅文創產品創作,創新展示活動載體,為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精髓,打造高質量發展雙清樣板發揮積極作用。
非遺老藝人們對區文旅廣體局領導班子的關心和慰問表示衷心感謝,并表示他們將繼續關心和支持雙清文旅廣體工作,為文旅廣體事業更好發展建言獻策。希望雙清文旅廣體工作在新的一年再創佳績、再創輝煌。
非遺藝人是非遺保護的載體和核心,是非遺技藝的活力之源。截至目前,雙清區共申報各類非遺代表性項目6項,各級代表性傳承人3人。其中省級項目1個,市級項目5個。市級代表性傳承人2人。為更好地關心關愛傳承人,近年來,雙清區積極開展多形式、多種類的非遺傳承人技藝成果展示展演、傳統技藝培訓、傳承人座談交流活動,積極主動為傳承人搭建展示推廣平臺,鼓勵非遺傳承人參加各類非遺展示展演活動,增進傳承人之間的交流、切磋與合作,支持他們開展授徒傳藝,營造尊重傳承人、支持傳承人、服務傳承人的良好社會氛圍,讓珍貴的傳統技藝有序、有效地傳承下去。(蘇淵)
俞平是上海漆器制作技藝與顧村俞氏百寶鑲嵌的第四代傳承人。那時的上海漆器界,能獨立完成百寶鑲嵌的工匠,唯有他和父親。漆器鑲嵌是漆器制作技藝和百寶鑲嵌制作技藝相結合的一門綜合復雜技藝,涵蓋美工設計、木工、漆工、鑲嵌、開紋、描金等工序,整體制作難
近日,2025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東莞主會場系列活動啟動,此次活動以“融入現代生活——非遺正青春”為主題,并對東莞市第七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及傳承人頒牌,中堂新晉的臘風腸制作技藝項目、“百歲”制作技藝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羅運娣正式獲
館內展陳集圖文、實物、視聽、手作和交流于一體,體現了“非遺盛宴、古都寶典、活態體驗、多維呈現”的鮮明特色;通過“非遺館探秘”“劇本殺”等新型表現方式,促進非遺融入生活,成為時尚,推動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匠心致遠”好地方非遺人文資源育人實踐團隊走進揚州漆器廠,開展實踐調研,以青年視角探索非遺技藝的傳承路徑,用創新思維為傳統工藝注入時代活力。其間,團隊成員與全國輕工技術能手、市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市工藝美術大師王永霞面對面交流,聆聽傳承故事,
蕉嶺縣可結合自身客家村落特色,積極邀請臺灣文創人才參與開發,將豐富的客家文化元素融入旅游產業,打造出獨具魅力的文旅品牌,有力促進兩岸產業合作,推動鄉村經濟發展。平潭兩岸國學中心在非遺傳承方面的經驗給蕉嶺縣帶來重要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