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子晚報網1月23日訊(通訊員 范鵬飛 記者 陳詠)火紅的燈籠、喜慶的春聯、豐富多彩的非遺體驗活動、窗外運河畔詩畫般的美景……大年初一,揚州東關古渡運河名城7號游船上,不時傳來歡快的笑聲。1月22日下午2點,揚州全域旅游公司運河名城7號游輪從東關古渡行至南門碼頭,市民游客上船前,就被眼前的萌兔人偶吸引住了,紛紛前來合影。雕版印刷、面塑、杖頭木偶……進入船艙,大家看到非遺傳承人展示的傳統技藝,爭先恐后地一同參與其中,其樂融融。
喜氣洋洋
記者看到,小朋友們在非遺傳承人的指導下,自己做面塑,體驗雕版印刷完成作品。可愛的小兔子在自己的努力下成型,一張張散發著油墨香氣的雕版印刷品呈現在大家面前,孩子們雀躍不已。來自山東的游客孫先生表示,可以近距離接觸和感受古城揚州的非遺文化,讓孩子真真切切體驗到平時只能在課本里看到的知識,大人孩子都覺得非常開心,不虛此行。
非遺體驗
記者了解到,乘坐漂亮游輪,欣賞古運河畔秀美風光,是揚州全域旅游公司兔年新春推出的游覽項目。記者體驗發現,游船在運河中前行,每到一處,導游都詳細講解運河知識、古城文化底蘊、河畔各個景點。游覽過程中,憨態可掬的兔子人偶給大家送上新年的糕點和糖果,祝大家新的一年里甜甜蜜蜜、步步登高。伴隨其中,還有春節文化和習俗問答互動,船上的每位游客紛紛舉手,躍躍欲試。船艙里充滿了喜慶的氣氛,回答正確的游客們,都獲得了一份“瘦西湖游禮”文創產品。古運河游船,滿載著大年初一的歡樂,帶著“行大運”的祝福,開始了新的一年。
爭相參與
乘坐現代化游輪,觀賞兩岸美景,老愜意了。而且,新年頭一天,乘船旅游觀光,也意味著順風順水,新年好兆頭,一年都會很順!”一位上海游客對記者說。
漂亮游輪
精美作品
校對 王菲
漆藝作為我國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具有實用與藝術完美結合的獨特魅力。中國是漆文化資源的大國,盛產優質天然漆,也是出土古漆器最多的文明古國。漆器是中國古代在化學工藝及工藝美術方面的重要發明。中國四大漆器:至元代,揚州已成全國漆器制作中心。
共敘運河情”揚臺大學生非遺文化研習之旅在我市展開,來自新北、臺中、屏東等島內縣市以及江蘇南通、浙江紹興、安徽馬鞍山、山東濰坊等大陸城市在揚就讀的20余名大學生,近距離體驗了揚州剪紙、廣陵古琴等非遺文化。
一縷清香、一匹藍布、一張紅紙……在距離長沙市區僅一小時車程的寧鄉市大成橋鎮,匯聚著溈山制香、植物染豆花布和非遺剪紙三種非遺體驗。該鎮以農文旅結合的創新方式吸引八方來客,成為鄉村旅游的新名片。
豫北平原初醒,衛河如一條鎏金的綢帶,流淌在廣袤大地。明清時期,滑縣每天都有數百艘漕船經過,也為這里帶來了南來北往的故事。當年道口燒雞能香飄千里,全靠運河商船帶向南北。
作為世界上最古老的運河,一個數字難掩其中的自豪,中國大運河比十九世紀修筑的蘇伊士運河長十多倍,比1914年通航的巴拿馬運河長三十幾倍,比世界十大運河加起來的總長度還要長。面對如此宏大的工程,榮膺世界遺產項目稱號名副其實,眾望所歸。都說上善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