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少年時期都曾有過游歷天下,吃遍世間美食的夢想,但是因為種種的原因無法實現。我以前最憧憬的地方是揚州,因為看過太多關于揚州的描寫,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是我認知里最愜意的事情。
揚州有太多太多的美食不能一一復數,但是我印象最深的是富春茶社的點心。吃過一次三丁包,驚為天人。而富春茶點制作技藝也是【江蘇省】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揚州富春茶社創建于1885年,是一座以花局起家的別具特色的茶館,它以獨創的茶點制作技藝享譽國內外,以“花、茶、點、萊”結合,“色、香、味、形”俱佳,環境“閑、靜、雅、適”的特色以及優質的服務,廣受好評。
富春點心采用傳統方法手工制作,技藝精湛,造型雅致,品種繁多,味不雷同,被國家商業部認定為“中國名點”“中華名小吃”,被譽為“天下一品”,曾榮獲國家“金鼎獎”等獎項。
熟悉富春的老揚州都知道,富春一開始其實并不是以點心聞名,讓富春站穩腳跟的首先是富春獨創的"魁龍珠"。上個世紀20年代初,富春自行窨制了這種獨特的茶技。"魁龍珠"是用浙江龍井、安徽魁針,加上富春花園內自家種植的珠蘭兌制而成。此茶取魁針、龍井、珠蘭的前三個字合為"魁龍珠"。取龍井之色、魁針之味、珠蘭之香。色澤清澈,芳香四溢,口感柔和,又可解除點心的油膩,實在是富春茶點的絕佳搭配。
富春茶社持續在產品的多元化戰略上下功夫。如,通過"粗改細"方法增加花色品種,像油煎餃子、開花饅頭等。還有根據時令更換品種,如,端陽有火腿粽子;夏天有西沙、白菜、煎餅、糖藕、雙麻燒餅、蛋糕等;秋天有蟹黃湯包;冬天有雪筍包子、黑芝麻包子、野鴨菜包等。時至今日,富春亦常有新茶點面世,如裕果粉點、月宮玉兔、三鮮雪梨、沙仁鍋餅、脆皮包、素什錦包、明蝦杯等。如果有人問,富春為什么會長盛不衰,答案很簡單:獨樹一幟。
明年的煙花三月,愿同我一道去揚州嗎?(圖片及文字資料整理自網絡)
漆藝作為我國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具有實用與藝術完美結合的獨特魅力。中國是漆文化資源的大國,盛產優質天然漆,也是出土古漆器最多的文明古國。漆器是中國古代在化學工藝及工藝美術方面的重要發明。中國四大漆器:至元代,揚州已成全國漆器制作中心。
共敘運河情”揚臺大學生非遺文化研習之旅在我市展開,來自新北、臺中、屏東等島內縣市以及江蘇南通、浙江紹興、安徽馬鞍山、山東濰坊等大陸城市在揚就讀的20余名大學生,近距離體驗了揚州剪紙、廣陵古琴等非遺文化。
崔佳明)揚州“非遺文化月”15日在瘦西湖景區啟幕,當地市民和海內外游客與10多個非遺項目零距離接觸,親身體驗古老傳統工藝流程,領悟傳統文化的精髓,感受民間藝術魅力。
8多彩非遺記憶專屬 時間10月1日10月31日 地點非遺文化園靜香書屋1757雕版印刷體驗館 內容瘦西湖非遺文化園內揚州非遺項目,集中展示揚州剪紙揚州刺繡謝馥春香粉等非遺文化藝術可觀賞可體驗可購買而在靜香。以修腳圓光凈柔輕平著稱揚州非遺項目
充分挖掘古城歷史文化資源揚州非遺傳承人,依托非遺傳承人表演藝術家工藝美術大師,建設一批小劇場非遺工作室,支持老字號創新發展,讓老街巷煥發新活力老手藝展現新特色老品牌打響新口碑揚州市發改委關于小秦淮河邗溝河整治工程。據揚州非遺傳承人了解,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