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說起茶葉收藏,很多茶友最先想到的不是普洱茶,就是白茶。事實上,隨著“陳茶”的走俏,福建烏龍茶、福建紅茶等茶類也紛紛成為茶友收藏的對象。如今,在茶市已經悄然掀起一股福建陳茶收藏熱。業內人士表示,茶葉收藏切不可盲目,值得收藏的茶葉一定是原料優異、工藝完善、保存得當的極品茶葉。為了幫消費者選購到真正值得收藏的好茶,一直致力于為用戶提供好茶的醉品集團聯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烏龍茶(鐵觀音)制作技藝傳承人、鐵觀音茶始祖魏蔭第九代嫡傳魏月德大師,沿襲魏家300年時代傳承的制茶技藝,聯合推出極品鐵觀音陳茶代表作——2008年老魏老鐵歪尾桃。
源自正宗母樹,值得一生珍藏的十年陳茶
鐵觀音母樹歪尾桃已有兩百多年歷史,現由魏家守護管理。母樹經過壓條繁育技術,培育出了新的茶苗,即母樹后代。母樹后代完美傳承了母樹的綠葉紫芽、紅心歪尾桃的品質,保留了母樹的正統血脈。2008年老魏老鐵歪尾桃以稀有的母樹后代為原料,并由母樹守護者魏月德大師親手制作,重現兩百多年最傳統的母樹正統觀音韻,塑造了鐵觀音的品質標桿。
2008年老魏老鐵歪尾桃不僅口感好味道佳,生產數量更是稀缺,為鐵觀音陳茶極品。10年老陳茶,越老越陳香,如老酒醇厚,溫和養身,現喝好,有生命。鐵觀音母樹歪尾桃曾被拍賣到16萬元一斤,老鐵歪尾桃傳承了母樹血統, 10年沉淀越老越值錢,不僅收藏價值高,增值也空間大。據茶品收藏專家保守估計,其市場收藏價值可增至30%。
非遺大師親制,傳承300年古法制茶技藝
“陳茶的收藏,除了看中原料的優異,最重要的還是看傳統方法焙制。”來自茶葉資深收藏專家強調,焙制的手藝,是決定陳茶收藏價值的重要元素。
據了解沿襲魏家300年制茶技藝之作,醉品集團聯合非遺大師魏月德推出極品陳年鐵觀音,2008年老魏老鐵歪尾桃出由國家級鐵觀音非遺大師魏月德親手制作。魏月德為鐵觀音茶界的重量級人物,其親制的500g鐵觀音拍出了16萬天價,被稱為“閩南茶王”。這款茶是魏月德大師運用魏家世代傳承三百年的傳統制茶技藝制作,以多年制茶手藝的最高水準,為消費者精煉的極品陳香老茶。高端陳茶好禮,醉品集團聯手非遺大師聯合出品
醉品集團作為茶產業鏈新零售領導者,一直秉持著讓每個人都享受茶生活的樂趣,致力為消費者提供好茶。此次聯手魏月德大師推出“ 2008年老魏老鐵歪尾桃”其特有的文化之美、茶道之美、品質之美、包裝之美、口感之美、品牌之美,成為了茶中佳品,除了具備絕佳的收藏價值之外,也成為了消費者樂茶、送禮的重要選擇,是走親串友見客戶的絕佳伴手禮、見面禮。
此次老陳茶的打造是醉品集團的“百匠工程”中重要的一部分。醉品集團在年后啟動的“百匠工程”,旨在尋找茶界制茶大師,挖掘大師匠人故事,用百年匠心品質打造極佳茶品,為消費者提供更有品質、有故事、有價值的匠心好茶。
)景泰年間盛行,制作技藝比較成熟,且使用的琺瑯釉多以藍色為主,故而得名。明代工藝品的名字大都先強調年號,然后再強調東西本身,但景泰藍不是在景泰年間出現,而是在元代就出現了,到了景泰年間,皇家的重視使它,因此有了今天這樣一個通俗易懂且帶有文學
閔行非遺非遺交流展笻竹工藝品制作技藝笻竹工藝品制作技藝閔行·淮南非遺交流展展品搶先看現場的工藝品分為精品家具類、茶文化伴侶類、文創類和辦公休閑類,既有樂趣又優雅。筇竹及筇竹杖從物象到意象,見證了我國造物文化內涵的演變。筇竹工藝品既具有實用性
近日,記者走進南昌市非物質文化遺產“萬家繪染布畫”傳承人萬陽智的工作室內,一幅繪染布畫《雄鷹振翅圖》現場繪就而成。
在今天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代要求下,香文化也需要我們后人來研習并發揚光大,并從中提升形而上的思想價值,以影響今人的文化品格和審美趣味。
俞平是上海漆器制作技藝與顧村俞氏百寶鑲嵌的第四代傳承人。那時的上海漆器界,能獨立完成百寶鑲嵌的工匠,唯有他和父親。漆器鑲嵌是漆器制作技藝和百寶鑲嵌制作技藝相結合的一門綜合復雜技藝,涵蓋美工設計、木工、漆工、鑲嵌、開紋、描金等工序,整體制作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