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上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就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有關情況舉行吹風會,上游新聞(報料微信號:shangyounews)記者從吹風會上獲悉,第五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共計185項,其中沙縣小吃、柳州螺螄粉等一批服務民生、惠及百姓的非遺項目列入名錄。
▲文化和旅游部黨組成員王曉峰。圖片來源/國新網
文化和旅游部黨組成員王曉峰在發布會上介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以下簡稱“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是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以下簡稱“非遺”)保護的重要制度。文化和旅游部于2019年6月啟動了第五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推薦申報工作。
王曉峰介紹,2020年以來,文化和旅游部組建了評審委員會,組成了民間文學,傳統音樂,傳統舞蹈,傳統戲劇,曲藝,傳統體育、游藝與雜技,傳統美術,傳統技藝,傳統醫藥,民俗等非遺10個門類和飲食類共11個評審專家小組,按照程序對申報項目進行了認真評審。2020年12月至2021年2月,文化和旅游部就推薦名單面向社會進行了公示。2021年3月,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第二十四條規定,文化和旅游部擬定了第五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報請國務院批準、公布。
此次國務院共公布項目325項,涉及到465個申報地區或單位。其中,第五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185項,對前四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中的140項進行了擴展。一批體現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具有重大歷史、文學、藝術、科學價值的非遺項目列入了名錄予以保護。
王曉峰說,此次非遺項目申報積極服務國家戰略。96個原國家級貧困縣的103個項目,如圖什業圖刺繡、松桃苗繡等項目列入名錄,沙縣小吃、柳州螺螄粉等一批服務民生、惠及百姓的非遺項目也列入名錄。
▲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司長王晨陽。圖片來源/國新網
非物質文化遺產司司長王晨陽介紹,近年來,許多非遺項目通過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不斷融入現代生活,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作出了積極貢獻。“沙縣小吃和柳州螺螄粉制作技藝就是這樣的典型項目。”
王晨陽表示,沙縣小吃經濟實惠、方便快捷,是北方食品制作技藝與南方飲食文化相結合的典范,現今保留的小吃品種有110個。沙縣小吃全國門店超過8.8萬家,帶動了數十萬人就業。柳州螺螄粉是柳州這座城市的特色名片,是當地民眾的集體記憶,具有重要的文化意義,“如今,柳州螺螄粉已經發展成為面向全國的特色產業,帶動了養殖、種植、加工以及服務業等相關產業的融合發展,在解決就業、脫貧致富、推動地方經濟發展方面都發揮了重要作用。”
上游新聞記者 李洪鵬 實習生 陳芷萱
2025年7月15日,面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給出的最后期限,韓國交出的30頁答辯材料根本堵不住剽竊的窟窿。導火索是中國甩出的137項鐵證,把韓國五項非遺項目的老底扒了個干凈。這事再次證明,文化主權不能靠偷,扎扎實實搞傳承才是正道。老祖宗的東西
昨天,榮成漁民號子原生態民俗表演團15名演職人員啟程前往古都開封,代表山東省參加2017中國(開封)清明文化節暨全國民歌大賽及展演活動。據了解,2017中國(開封)清明文化節暨全國民歌展演活動,將于3月31日—4月2日在河南省開封市清明上河
2023年8月31日下午,湖北有漆非遺傳承公益項目35名志愿者在學院老師的帶領下參觀了荊州博物館,同學們邊走邊看邊拍,感受荊楚文化發展變遷,交流各自所思所想。
其實柳州最好吃的不只是螺螄粉,是這10樣更是一絕……這道非遺美食早已不是菜,是刻在骨子里的團圓密碼。柔滑中帶著倔強,比螺螄粉更內斂,比桂林米粉更彈牙。柳州人早茶必點它,配著螺螄粉吃更絕,酥脆與酸辣在嘴里打架,饞得外地游客專程打飛的來嘗。講真
4月26日,在山東省重點打造的“齊魯1號”文旅專列上,一場別開生面的非遺文化盛宴吸引了眾多旅客的目光。兗州古稱魯郡,“齊魯1號”文旅專列,特邀魯郡面塑旅途非遺文化展演,旨在通過“非遺+旅游”模式,讓乘客在旅途中近距離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