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丨劉云霞:傳承靠教育,教育即生活——從《長腰山,十八鍋》看非遺傳承

資迅| 2024-01-28| 0

傳承靠教育,教育即生活

——從《長腰山,十八鍋》看非遺傳承

劉云霞

曾維惠新著《長腰山,十八鍋》以重慶江津長腰山為地域背景,聚焦古法紅糖制作工藝,從兩條線索展開故事。一條線索是孩子們學習種甘蔗與榨糖的:生長在長腰山的男孩秦樹,從小看大人們種甘蔗、熬紅糖,對古法紅糖熬制工藝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有著兩百年歷史的秦氏糖坊掌門人秦樹爺爺秦盛認為孫子學習榨糖沒出息,不想讓秦樹繼承祖業,也就不讓秦樹學習熬糖。秦樹幾次被爺爺趕出自家糖坊后,并沒有放棄,又與小伙伴千帆、欣月、小雪一起跑到老拐爺爺家里學熬糖。開秤、榨汁、撇泡、趕水、搖瓢、打砂、倒模。孩子們一步步地學,糖匠的身影也在他們眼里越發清晰而高大。另一條線索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年輕人在外面掙錢的機會越來越多,長腰山的紅糖賣不了幾個錢,種甘蔗的人越來越少,秦樹爺爺又擔心十八連環鍋的榨糖工藝后繼無人,又死活不放秦樹爸媽出去打工。在文老師、駐村干部顧顏、幾位下鄉創業大學生的努力,以及政府政策獎勵扶持下,長腰山不但擴大了甘蔗種植面積,擴建了幾家大型糖坊,還電商、電視等媒介平臺,實現了“農業+旅游”融合發展新模式。長腰山更美了,熱鬧起來了,前來旅游觀光的人絡繹不絕。秦樹爸媽安下心來,在外打工的千帆、欣月、小雪們的爸媽們卷起鋪蓋回來了。

全書分七章,開秤、榨汁、撇泡、趕水、搖瓢、打砂、倒模按照熬制紅糖的七道工序展開。是對少年兒童進行傳統文化教育、熱愛家鄉教育很好的教材。

長腰山古法紅糖制作技藝是重慶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查了下,江津區列入重慶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的項目還真多,旱碼頭龍舟歌會、江津燒酒釀造技藝、江津米花糖制作技藝、江津醬油與醋釀造技藝、邵氏燒燙傷消痕療法、小彩龍舞、清源宮廟會、況氏武術、塘河婚俗、鐘云舫民間故事、朱楊鎮民間故事、川劇、金錢板、殺年豬習俗、豆腐乳等民間民俗文化技藝。這些珍貴的歷史見證、具有重要價值的資源的保護與傳承,對于實現鄉土百姓可持續的經濟、文化全面協調發展,對于實現鄉村振興意義重大。

隨著近二十年來城市化進程的加快,鄉村活力日益衰退是不爭的事實。如《長腰山,十八鍋》里秦盛所擔憂的秦氏糖坊無人繼承那樣,一些非物質文化遺產將隨著老藝人的離世而不斷地消失,人類文化多樣性在不遠的將來將不復存在。因此,文化傳統后繼無人,農耕文明瀕臨中斷,發掘、搶救、保護、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迫在眉睫。

非物質文化遺產具有地域性,對古老生命的記憶也具有本土性,其中蘊含著的歷史、科學、傳統技藝、藝術精品等資源,是學校地方課程的重要來源,對于陶冶情操、提高素質、培養審美等,具有極高的教育價值。

欣慰的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教育傳承越來越被學校接納。李市小學依托得天獨厚的地域文化——旱碼頭龍舟歌會,將靈動輕快的山歌和學校育人理念融合起來,使課程呈現生態化、多元化、立體化特性,使百年老校煥發“和而不同、各得其樂”的勃勃生機,從而為孩子的美好一生奠基。江津區李惠文、黃繡蕓、代信云等川劇藝術家,為弘揚非物質文化遺產“川劇”,把戲曲帶進校園。在他們的帶動下,東城小學成立了“小花椒”川劇社,編排的《川梅吐艷分外香》榮獲2022年第五屆重慶市中小學戲曲小梅花展演一等獎。麻柳小學2021年以川劇傳承項目成功入選第三批全國中小學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學校名單。四牌坊小學專門邀請江津民間剪紙藝術家郭文友擔任專職剪紙教師,將剪紙技藝引入課堂。2021年,由郭文友、朱薪屹、申麗燕三位老師擔任主創,并召集學校愛好剪紙的師生等100余人共同參與創作,最終歷經三月有余,完成了以“融剪入畫譜百年頌輝煌”為主題的黨史剪紙百米長卷,以獨具特色的非遺剪紙藝術獻禮黨的百年華誕驚艷亮相。由此可見,正如《長腰山,十八鍋》里所講述的,唯有孩子們發自內心的熱愛,寶貴的非遺文化就有傳承與未來。

著名兒童文學作家曾維惠曾經是教師,她將陶行知的“教育即生活”貫徹到了作品中。幾乎每一個章節都有秦樹和小伙伴們勞動的身影,要么在蔗田里壓種、剝甘蔗茅、砍甘蔗,要么在糖坊里生火、榨汁、撇泡。文中的文老師認為實則是作家曾老師認為:“孩子們在蔗田里勞動,可以培養孩子們熱愛勞動的優秀品質,可以讓孩子們增長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孩子們對“長腰山古法紅糖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產”不懂,駐村干部“顧顏”說:“長腰山古法紅糖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不是指甘蔗,也不是指紅糖……你們都是上五年級的孩子了,動動腦子,想一想?”幾個孩子聯系牛尾灶,聯系十八連環鍋還真的總結出了道道。這也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靠教育”“教育即生活”做了很好的注腳。

編輯:羅雨欣

責編:陳泰湧

審核:王成

相關推薦

揭秘非遺春節背后的風水文化與傳統習俗

這一場面不僅僅是春節的熱鬧,更是中國傳統風水文化的體現。在春節期間的各類活動中,“非遺集市”更將傳統手藝與節日文化完美結合,包括糖畫、捏面人等,讓人們在銘記童年的同時,也傳承著傳統技藝。財神爺的出現、非遺表演的融合、民間習俗的延續,皆是一幅

資迅 105 2025-05-11

什么是文化遺產_文化遺產的定義和分類

從存在形態上分為物質文化遺產(有形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無形文化遺產)。明確了文化遺產的定義: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的定義,無形文化遺產是指“被各群體、團體、有時為個人視為其文化遺產的各種實踐、表演、表現形式、

資迅 101 2025-05-10

文旅與數字化運用開啟香格里拉非遺新篇章

在數字化技術快速發展的今天,如何更好地傳承這些非遺文化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團隊通過數字化保護和傳播,踐行“外語話中國”的理念,讓世界更好了解中國豐富的非遺文化。在數字技術的幫助下,香格里拉的非遺文化得以生動再現于人們眼前。我們將利用現代技術

資迅 55 2025-05-09

妙筆油紙傘 傳承非遺夢 | 辛厝寮小學開展油紙傘彩繪活動

辛厝寮小學油紙傘彩繪活動為豐富學生的校園文化生活,品味傳統國粹文化,5月20日上午,辛厝寮小學開展了主題為“妙筆油紙傘,傳承非遺夢”的油紙傘彩繪活動。活動開始,老師為同學們講解了油紙傘繪畫作為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悠久歷史和彩繪油紙傘的技巧,

資迅 130 2025-05-08

溫州這戶人家追風100多年,入選非遺名錄

代代傳承,劉氏風箏遠銷全國2008年,劉氏風箏被列入第二批溫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劉賀新說,家族每年會集中起來對下一代進行風箏技藝培訓,他認為傳承劉氏風箏是家族每個人的一份責任。

資迅 96 2025-05-07
微信二維碼
主站蜘蛛池模板: 拍拍拍又黄又爽无挡视频免费| 女儿国交易二手私人衣物app| 亚洲av之男人的天堂网站| 在线中文字幕网站| 糟蹋顶弄挣扎哀求np| 521色香蕉网站在线观看| 中文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午夜无码久久久久| 免费一级毛片女人图片| 国产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老狼| 激情综合色综合啪啪开心| 91成人免费版| 久久精品亚洲日本佐佐木明希| 国产成人精品福利网站在线观看| 日本一本在线视频| 欧美人与动牲免费观看一| 看**视频一级毛片| 色国产在线观看| 黄+色+性+人免费| 二区久久国产乱子伦免费精品| аⅴ天堂中文在线网| 中文字幕av一区乱码| 久久国产乱子伦精品免费一| 亚洲人成网站999久久久综合|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在线播放| 免费va人成视频网站全| 午夜毛片不卡免费观看视频| 日本VA欧美VA精品发布| 晓雪老师下面好紧好湿| 校园春色国产精品| 欧美亚洲另类视频| 欧美性69式xxxx护士| 欧美综合婷婷欧美综合五月| 激情久久av一区av二区av三区| 男男全肉高h视频在线观看| 99国产精品久久| 国产亚洲精品美女| 国产精品成人va在线观看| 日本在线视频www色| 激情图片视频小说| 蜜桃成熟时1997在线观看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