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湘都市報6月6日訊(通訊員楊路平全媒體記者劉鎮東)“大家看到的水缸、煮鍋、紙模、錘搗臺、抄紙槽就是我們桑皮紙的重要制作設備……”近日,在吐魯番職業技術學院校內非遺桑皮造紙手工坊正式“開張”,迎來了第一批參觀嘉賓。大家饒有興致地參觀了手工坊,詳細了解了桑皮紙制作工具的用途、制作步驟以及手工產品。
作為全國首個校內非遺桑皮造紙手工坊,坊內裝備了一整套制作桑皮紙的設備,陳列了一系列桑皮紙文創產品,已經具有科普參觀、技藝體驗、實訓教學、學生創業等多種功能,成為該院旅游管理專業和導游專業學生講解實訓場地和桑皮紙社團的活動場地。社團學生們將在桑皮紙世家第十三代傳人比拉力蓀巴柯同學的帶領下,生產制作桑皮紙,創作桑皮紙文創產品。同時,手工坊還定時向全校師生開放,并由導游協會學生提供講解,讓各族師生了解和體驗傳統手工造紙工藝,近距離感受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
據悉,該手工坊在今年5月掛牌,由湖南商務職業技術學院援建,該校派出的援疆教師陳艷主持創建,是全國首家校內非遺桑皮造紙手工坊。在校內打造非遺桑皮造紙手工坊是吐魯番職業技術學院援疆團隊繼非遺系列宣傳活動之后,緊密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推進文化潤疆工程,堅持“立德樹人、以文育人、以文化人”理念的又一重要舉措。
桑皮紙是絲綢之路上燦爛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新疆有著一千多年的歷史,是中原與西域交流的見證。在校內打造非遺桑皮造紙手工坊的目的就是為了更好地保護和傳承這一古老技藝,增強師生非遺保護意識,讓非遺在他們心中深深地扎下根,增進文化認同,深化熱愛祖國、熱愛新疆、熱愛吐魯番的家國情懷,援疆教師陳艷介紹。
據悉,該院下一步將利用手工坊承辦一些社會培訓——培訓當地農民制作桑皮紙,讓桑皮紙手工技藝在農民增收、鄉村振興、增進民族團結中發揮更大作用。
(一審:黃京二審:袁欣三審:周文博)
俞平是上海漆器制作技藝與顧村俞氏百寶鑲嵌的第四代傳承人。那時的上海漆器界,能獨立完成百寶鑲嵌的工匠,唯有他和父親。漆器鑲嵌是漆器制作技藝和百寶鑲嵌制作技藝相結合的一門綜合復雜技藝,涵蓋美工設計、木工、漆工、鑲嵌、開紋、描金等工序,整體制作難
館內展陳集圖文、實物、視聽、手作和交流于一體,體現了“非遺盛宴、古都寶典、活態體驗、多維呈現”的鮮明特色;通過“非遺館探秘”“劇本殺”等新型表現方式,促進非遺融入生活,成為時尚,推動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匠心致遠”好地方非遺人文資源育人實踐團隊走進揚州漆器廠,開展實踐調研,以青年視角探索非遺技藝的傳承路徑,用創新思維為傳統工藝注入時代活力。其間,團隊成員與全國輕工技術能手、市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市工藝美術大師王永霞面對面交流,聆聽傳承故事,
在四川這片美食的沃土上,小吃不僅是味蕾的盛宴,更是文化的傳承。四川小吃10大品牌推薦四川宮廷糕點——匠心獨運,非遺糕點這四家品牌,以非遺技藝為加持,將四川小吃的“辣”味與文化底蘊完美融合,成為了四川美食文化中的璀璨明珠。
第七屆進博會新聞中心“上海非遺客廳”老香齋產品其中,來自寶山區的非遺項目老香齋茶點制作技藝,帶著LASER&MANTA聯名禮盒亮相“上海非遺客廳”,吸引了眾多參觀者的目光。《尋蹤海派·覓影非遺》老香齋黃油蛋卷圖《尋蹤海派·覓影非遺》卡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