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寧25項非遺有望“升級” 傳統技藝入選項目最多,廣西壯族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公示第九批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擬推薦名單。全區共有200個覆蓋面廣、民族特色鮮明的項目上榜。其中,由南寧市申報并入選的項目共有25項。
據悉,自治區文旅廳于2023年5月正式啟動第九批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推薦申報工作。至2023年3月,自治區文旅廳兩次組織召開評審會,對325個項目進行評審。經評審,共有“武鳴壯族童謠”等200個項目符合申報條件,擬推薦為第九批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這些項目涵蓋了民間文學、傳統音樂、傳統舞蹈、傳統戲劇、傳統技藝、傳統醫藥、民俗等10個項目類別。
此次由南寧市申報并入選的項目共有25項,包括民間文學類1項,傳統舞蹈類1項,曲藝類1項,傳統體育、游藝及雜技類1項,傳統技藝類14項,傳統醫藥類6項,民俗類1項。
其中,南寧市入選項目最多的類別是傳統技藝類。不僅有刺激味蕾的酸嘢制作技藝、讓人大快朵頤的馬山黑山羊全羊宴制作技藝,有竹上生花的南寧竹刻制作技藝、制作精美的橫州銅器制作技藝,還有歷史悠久的武鳴壯族岳鼓制作技藝、傳承匠心的南寧古建筑營造技藝。這些傳統技藝貼近民眾生活,更在傳承保護中煥發生機與活力。(南寧晚報 記者陳蕾)
上一篇
各商圈紛紛推出非遺潮玩集市今年春節,非遺潮玩集市在重慶各大商圈可謂是遍地開花,消費者絡繹不絕。記者了解到,今年春節期間,重慶各大景區、商圈的非遺傳統表演已不下百場,打卡非遺年俗已然成為今年春節消費市場的頂流。
俞平是上海漆器制作技藝與顧村俞氏百寶鑲嵌的第四代傳承人。那時的上海漆器界,能獨立完成百寶鑲嵌的工匠,唯有他和父親。漆器鑲嵌是漆器制作技藝和百寶鑲嵌制作技藝相結合的一門綜合復雜技藝,涵蓋美工設計、木工、漆工、鑲嵌、開紋、描金等工序,整體制作難
廣西省南寧市作為廣西的首府,素有“綠城”之稱。而大家都知道,每去到一座城市肯定要品嘗過當地的美食特色才算“不虛此行”。老友粉:南寧的老友粉與柳州的螺螄粉、桂林的桂林米粉同為廣西“三大米粉”。五色糯米飯:壯族地區獨特的傳統風味小吃,糯米飯會呈
近日,2025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東莞主會場系列活動啟動,此次活動以“融入現代生活——非遺正青春”為主題,并對東莞市第七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及傳承人頒牌,中堂新晉的臘風腸制作技藝項目、“百歲”制作技藝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羅運娣正式獲
館內展陳集圖文、實物、視聽、手作和交流于一體,體現了“非遺盛宴、古都寶典、活態體驗、多維呈現”的鮮明特色;通過“非遺館探秘”“劇本殺”等新型表現方式,促進非遺融入生活,成為時尚,推動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