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非遺節時話非遺:2021年中國共計1557項國家級非遺項目全名錄分享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2021年10月28日-11月1日,第八屆國際非遺節將會在四川成都舉行。面對非遺圈最大的盛會,小小匠客我雖不能至,心向往之。我會對此盛會保持足夠的關注,后續也會針對性地推送相關的活動文章。
不過作為全新的「非遺百科」專欄的第一篇文章,今天打算先分享精心編輯整理的中國國家級非遺的全家福名錄(文末會放上這份名錄的pdf獲取方式)。
從2006年國家公布第一批國家級非遺項目清單,跨越15年,前后5批名錄,共計1557項,覆蓋各省市自治區直轄市特別行政區。
從衣食住行到吃喝玩樂到習俗藝術,非遺其實在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點點滴滴。
我國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共有1557項,包括民間文學類167項,傳統音樂類189項,傳統舞蹈類144項,傳統戲劇類171項,曲藝類145項,傳統體育、游藝與雜技類109項,傳統美術類139項,傳統技藝類287項,傳統醫藥類23項,民俗類183項。
像今年第五批國家級非遺名錄出來時,各位好吃佬瞬間像發現了新美食般激動,因為螺螄粉,桂林米粉,河粉,沙縣小吃,長沙臭豆腐等我們日常有吃到的路邊小吃的制作技藝,已登堂入室成為了國家級非遺項目了。
所以,傳承非遺,可以從嗦一口“香氣撲鼻”的螺螄粉開始喲。。。
1557個非遺名錄分享分享
好了,以下為1557國家級非遺項目全名錄,不過由于名單較長,僅展示第5批的185項。另外,小匠客將全名錄整理成了pdf,
需要的話,可在評論區留言“遺產名錄",小匠客我看到的話,會在第一時間分享給你的。
長沙臭豆腐都上了,啥時候輪到武漢熱干面呢!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各商圈紛紛推出非遺潮玩集市今年春節,非遺潮玩集市在重慶各大商圈可謂是遍地開花,消費者絡繹不絕。記者了解到,今年春節期間,重慶各大景區、商圈的非遺傳統表演已不下百場,打卡非遺年俗已然成為今年春節消費市場的頂流。
近日,2025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東莞主會場系列活動啟動,此次活動以“融入現代生活——非遺正青春”為主題,并對東莞市第七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及傳承人頒牌,中堂新晉的臘風腸制作技藝項目、“百歲”制作技藝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羅運娣正式獲
館內展陳集圖文、實物、視聽、手作和交流于一體,體現了“非遺盛宴、古都寶典、活態體驗、多維呈現”的鮮明特色;通過“非遺館探秘”“劇本殺”等新型表現方式,促進非遺融入生活,成為時尚,推動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下面,讓我們一起走進十笏園非遺空間,了解下這四項最新獲選的非遺項目吧~同時還設有拉胚成型體驗、文創手作陶藝體驗和陶印兩項非遺體驗區,旨在深入挖掘傳承濰坊陶藝文化歷史,向學員們傳授非遺知識,讓他們可以在濰坊不出遠門,親自參與制作和體驗,親身體
8月7日晚,清遠市清新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變身“千年茶室”,30余名身著月白茶服的青年齊聚“滿FUN夜校”,開啟了一場解碼省級非遺筆架茶的沉浸式之旅。而“行茶十試”品飲儀式的演繹,則讓理論中的文化內涵具象化。贈送的非遺茶具禮盒,將“現場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