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這只老虎的鼻子怎么掐絲?”“點藍時應該注意啥?”……10月29日,在太原古縣城山西文旅成就展大廳內,金絲琺瑯畫技藝非遺傳承項目體驗活動如火如荼進行。金絲琺瑯畫技藝非遺傳承人莊秋燕耐心講解傳統技藝的由來,并指導游客現場體驗手工制作。在非遺體驗活動的助力下,山西文旅成就展亮點紛呈,令觀展游客感受到“文化+旅游”的魅力。
栩栩如生的魚躍龍門、活靈活現的老虎嬉戲、堅毅篤行的白衣衛士……山西文旅成就展上,一件件生動傳神的金絲琺瑯畫作品令觀眾駐足觀賞、嘖嘖稱贊。“金絲琺瑯畫制作工藝繁縟,外觀華麗奪目,兼具觀賞、收藏、人文價值,有著獨特的魅力。既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賡續中華文脈的重要載體,大家看這幅《龍鳳呈祥》作品……”面對一撥撥觀眾,莊秋燕如數家珍般娓娓道來。在現場,精美的展品不僅將金絲琺瑯畫技藝延展到書簽、擺盤、茶杯、茶臺等文創產品上,還讓更多的人親身感受到這門絕活,將山西非遺文化發揚光大。
非遺體驗活動熱火朝天,文旅成就展人氣爆棚,絡繹不絕的觀眾流連于各個展廳,回顧山西文旅走過的非凡歷程,展望更加美好的未來。山川秀美、唐風晉韻、美麗鄉村、紅色旅游、民俗風情……行走在展廳,可謂處處有詩意、滿目皆是景。“太震撼了,這是一場視聽‘盛宴’,一張張圖片和一段段視頻仿佛將我帶入時空隧道,切身感受‘華夏古文明、山西好風光’。”觀展后,晉中市民劉文凱為我省文旅業取得的非凡成就感到自豪。
線下活動豐富多彩,線上宣傳同樣精彩。在太原古縣城抖音號上,主播張潞潞帶領網友“親近”展覽,在網絡上全方位、多角度、立體式領略山西文化旅游業的發展變化,引來熱議與點贊。“成就輝煌,體驗豐富”“我們要去山西玩一趟”“祝愿山西越來越好”……在評論區,觀眾們熱情抒發著對山西文旅業非凡成就的贊嘆。(張婷 葉二文)
俞平是上海漆器制作技藝與顧村俞氏百寶鑲嵌的第四代傳承人。那時的上海漆器界,能獨立完成百寶鑲嵌的工匠,唯有他和父親。漆器鑲嵌是漆器制作技藝和百寶鑲嵌制作技藝相結合的一門綜合復雜技藝,涵蓋美工設計、木工、漆工、鑲嵌、開紋、描金等工序,整體制作難
館內展陳集圖文、實物、視聽、手作和交流于一體,體現了“非遺盛宴、古都寶典、活態體驗、多維呈現”的鮮明特色;通過“非遺館探秘”“劇本殺”等新型表現方式,促進非遺融入生活,成為時尚,推動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課程以“非遺+夜校”的創新形式,吸引轄區十余名青年參與,在暮色與燈光的交織中,大家共同感受傳統工藝的匠心之美,領悟移風易俗的時代意義。
匠心致遠”好地方非遺人文資源育人實踐團隊走進揚州漆器廠,開展實踐調研,以青年視角探索非遺技藝的傳承路徑,用創新思維為傳統工藝注入時代活力。其間,團隊成員與全國輕工技術能手、市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市工藝美術大師王永霞面對面交流,聆聽傳承故事,
在四川這片美食的沃土上,小吃不僅是味蕾的盛宴,更是文化的傳承。四川小吃10大品牌推薦四川宮廷糕點——匠心獨運,非遺糕點這四家品牌,以非遺技藝為加持,將四川小吃的“辣”味與文化底蘊完美融合,成為了四川美食文化中的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