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日報客戶端
賀勇
2022年12月31日,北京巧娘手工藝發展促進會在京舉辦了北京巧娘博物館揭幕暨“兔兒爺回家”儀式。北京巧娘博物館上下兩層面積共計300多平米,設有展覽、銷售、培訓、直播、黨建等多個區域。目前,博物館展出了來自東城等13個區巧娘作品,包含景泰藍、花絲鑲嵌等十多項非遺作品200余件,其中黨建主題作品30余件。
北京巧娘博物館揭幕暨“兔兒爺”回家儀式現場北京巧娘手工藝發展促進會于2009年在北京市婦聯的支持與指導下成立。自成立以來,協會以創業就業為目標,以傳承中華優秀手工文化、推動首都和諧社區建設為追求,推動北京市16區成立了巧娘促進分會,建立“巧娘工作室”349家、專賣店35家,研發基地16個,有30類、近百件作品入選“北京禮物”。目前,市區級“北京巧娘”已達1700多人,多名巧娘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近百名巧娘及作品在國內外大賽中獲獎,協會也被北京市民政局評定為5A級社會組織。
北京市婦聯黨組成員、副主席陳延平,東城區人大副主任趙秋潔,北京巧娘手工藝發展促進會會長、北京巧娘博物館館長陳慧華等為北京巧娘博物館揭幕儀式剪彩姜昆、郝金明被聘為北京巧娘手工藝發展促進會藝術顧問,張俊霞、陳春朝、王振鋒、張英被聘為北京巧娘手工藝發展促進會駐會專家北京巧娘手工藝發展促進會會長、北京巧娘博物館館長陳慧華在致辭中介紹了打造北京巧娘博物館的初衷及博物館的發展模式,她表示,未來北京巧娘手工藝發展促進會將通過對北京巧娘博物館的深入打造,不斷提升北京巧娘非遺作品的知名度,帶動全市婦女創業就業、靈活就業。
北京巧娘博物館作品
北京巧娘博物館所在地位于豆嘴胡同,傳說兔兒爺老家就在豆嘴胡同,是東門倉的保護神。歲末來臨、癸卯兔年將至,北京巧娘博物館為了講好北京故事,打造專屬北京巧娘博物館的文化IP,聯合朝陽區巧娘協會、國家級非遺項目玉田泥塑第四代傳承人王振鋒共同策劃了“兔兒爺回家”項目。由王振鋒設計制作的兩個巨型兔兒爺,從唐山出發,一路輾轉最終回到北京巧娘博物館。
在北京巧娘博物館開館之際,同時接“兔兒爺回家”,寓意北京巧娘博物館是兔兒爺的家。兔兒爺是老北京的吉祥物,也是北京非物質文化遺產,從明代時起老北京人就有中秋節“請”兔兒爺、“送”兔兒爺的習俗,寓意平安吉祥。
10月12日上午,“非遺”糖畫制作活動走進了相山區爾雅幼兒園,帶領小朋友們沉浸式體驗糖畫的樂趣及其所蘊含的文化魅力。老師向小朋友們介紹了糖畫的歷史和獨特的魅力。在展示了栩栩如生的糖畫作品后,小朋友們紛紛躍躍欲試,開始親身參與糖畫的制作過程。
近日,北京科技大學本心研續隴韻傳心實踐團赴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開展以“傳播臨夏非遺,助力鄉村振興”為主題的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這次臨夏之行,不僅讓珍貴的非遺文化基因被重新解碼和激活,更生動展現了當代大學生在助力鄉村振興、推動文化繁
杭州博物館:歷史文化的集大成者杭州博物館可是杭州歷史文化的“代言人”。中國絲綢博物館:絲綢文化的夢幻之旅絲綢可是中國的一張亮麗名片,而中國絲綢博物館就是展示絲綢文化的絕佳之地。杭州工藝美術博物館:傳統工藝的魅力殿堂
泉州是座歷史悠久的城市,不僅以其獨特的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吸引著游客,更以其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讓人流連忘返。位于泉州僑鄉體育中心內的泉州非物質文化遺產館,就是一座集展示、傳承、研究和教育為一體的文化殿堂。除了豐富的展品展示,非遺館還設有非遺
7月17日,學校“牛鼓喧天,遺然‘志’得”暑期社會實踐團相繼走進陜西非物質文化遺產陳列館(以下簡稱陳列館)、西安非物質文化遺產博物館(以下簡稱非遺館)參觀學習,切身感受非遺魅力,助推非遺傳承發展,堅定文化自信。陳列館是陜西首個全面、系統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