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至28日,中東部地區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建設經驗交流活動在贛州舉行。活動旨在加強中東部地區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建設經驗交流互鑒,提升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整體建設水平。
此次活動充分展示了我省近年來非遺保護成果。活動期間,來自中東部地區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的非遺保護工作者觀看了我省傳統表演藝術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贛州客家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建設成果及全省非遺保護成果展、江西傳統工藝類非遺集市展等。嘉賓和代表紛紛表示:江西的非遺保護工作做得扎實,經驗值得借鑒。
近年來,我省高度重視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建設,非遺保護工作成績斐然。全省現有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70項、省級560項、市級1114項、縣級2558項,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70人、省級478人、市級1612人、縣級2117人。設立了一大批非遺生產性保護示范基地、研究基地、傳播基地和傳承基地。
文章來源:江西日報
一、雙節同樂:粽香童趣,活力滿溢這場“雙節同樂”活動,不僅讓居民在包粽子、編彩繩中重溫文化根脈,更通過爆米花的甜香、氣球的繽紛、童聲的清澈,構筑起代際共享的歡樂記憶。
由此可見,陽江的風箏文化源遠流長,時至今日,仍有一群陽江風箏文化的傳承人,為推廣陽江風箏不懈努力。我的爺爺、父親都是陽江風箏文化的省級傳承人,他們都非常熱愛風箏,并為之奮斗了一生。我從小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受他們的影響,自然希望繼承他們的衣
漆藝作為我國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具有實用與藝術完美結合的獨特魅力。中國是漆文化資源的大國,盛產優質天然漆,也是出土古漆器最多的文明古國。漆器是中國古代在化學工藝及工藝美術方面的重要發明。中國四大漆器:至元代,揚州已成全國漆器制作中心。
共敘運河情”揚臺大學生非遺文化研習之旅在我市展開,來自新北、臺中、屏東等島內縣市以及江蘇南通、浙江紹興、安徽馬鞍山、山東濰坊等大陸城市在揚就讀的20余名大學生,近距離體驗了揚州剪紙、廣陵古琴等非遺文化。
每一把漆扇都凝聚著孩子們對傳統文化的敬仰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孩子們接過新衣時,純真的笑容洋溢在臉上,興奮之情溢于言表。下一步,安居苑社區婦聯將持續聚焦困境兒童群體的需求,開展更多形式多樣的關愛活動,用溫暖與陪伴為孩子們點亮成長之路,助力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