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山西頻道
人民網太原1月13日電(記者雷昊)今日,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廳推出了2023年新春非遺數字文創品。
本次非遺數字文創品選取了三項在山西具有代表性的非遺項目,分別是孝義皮影戲、平遙推光漆器髹飾技藝和中陽剪紙。其中,孝義皮影戲和中陽剪紙是中國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重要社區實踐地,平遙推光漆器作為國禮已經走向了世界舞臺。
據了解,中陽剪紙文創品《猴獻桃娃娃》通過數字活化技術,讓鯉魚戲金蓮,猴坐懷中獻桃的剪紙造型“活”起來,增強了作品的視覺效果,讓傳統藝術變得靈動。孝義皮影戲文創品《收五毒》運用電影制作及3D建模的方式,在還原傳統舞臺場景的同時,美化突出了公雞和蝎子打斗的細節場面,活靈活現,讓傳統皮影戲演出了大電影的效果。平遙推光漆器文創品《和樂仕女圖》結合3D全景建模技術,生動還原了平遙推光漆器的經典仕女紋樣,讓觀賞者透過屏幕觸摸平遙推光漆器絲滑的工藝,感受其千年的風華。
近年來,數字化被越來越多的應用到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實踐中,通過數字化的呈現,在提高非遺保護水平、豐富保護手段、多樣化進行展示、擴展傳播途徑、增強大眾互動體驗等方面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此次非遺數字文創品的推出,希望通過數字手段讓傳統的非遺產品被更多人看到,特別是受到青年群體的關注,引導市場在非遺數字場景應用、創新體驗模式等方面做出更多嘗試。
漆藝作為我國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具有實用與藝術完美結合的獨特魅力。中國是漆文化資源的大國,盛產優質天然漆,也是出土古漆器最多的文明古國。漆器是中國古代在化學工藝及工藝美術方面的重要發明。中國四大漆器:至元代,揚州已成全國漆器制作中心。
在東北長白山這片神奇的土地上,漢族和少數民族共同棲息,創造了燦爛的文化。他這一學才知道,原來王成貴的老叔在一家大糖坊里當案子師傅,他打小跟老叔學吹糖人,動物、人物、花草都會吹捏,甚至會動會走。再說,這手藝也是老人一輩子傳下來的玩藝呀。
在數字化技術快速發展的今天,如何更好地傳承這些非遺文化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團隊通過數字化保護和傳播,踐行“外語話中國”的理念,讓世界更好了解中國豐富的非遺文化。在數字技術的幫助下,香格里拉的非遺文化得以生動再現于人們眼前。我們將利用現代技術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數字藏品app設計了3D展示的功能,借助虛擬技術,將文物等珍貴的文化遺產進行高效、準確的展示。數字藏品app收錄豐富的文化遺產信息,無論是文物、書畫、音樂等,都有詳細的介紹和360度展示。數字化文化遺產是一種全新的文化保護
2023年10月11日晚,商學院杜永紅教授在2128多媒體大教室舉辦了以“數字時代下非遺文化傳承與傳播”為主題的講座,旨在探討在數字時代背景下,如何結合新媒體更好地傳承和傳播非物質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