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履職進行時
福州晚報訊 記者16日獲悉我市保護傳承國家級傳統醫藥類非遺項目,我市加大國家級傳統醫藥類非遺項目的搶救、挖掘、保護和傳承工作,引導群眾對傳統醫藥文化的認知,促進傳統醫藥文化全民共享。目前,福建省林如高紀念館已向社會免費開放,福州盤嶼中醫骨科醫院已封頂,預計年底前完成竣工驗收。
在今年初召開的市人代會上,市人大代表薛麗麗在《關于加大我市國家級傳統醫藥類非遺項目傳播力度的建議》中指出,我省入選國家級傳統醫藥類非遺項目有6項,其中我市有2項,分別是倉山區的中醫正骨療法(林氏骨傷療法)和羅源縣的畬族醫藥(六神經絡骨通藥制作工藝),建議搭建傳播平臺、支持重點項目、創設文化氛圍,進一步保護好這兩項國家級非遺成果。
作為兩個非遺項目所在地,倉山區政府和羅源縣政府在回復代表建議時介紹說,就加大項目的搶救、挖掘、保護和傳承工作采取了行動:林如高紀念館設在林如高故居內,陳列面積800余平方米,集中展示林氏中醫正骨醫術。倉山區已將該紀念館打造成非遺傳習所,定期向未成年人開放。福州盤嶼中醫骨科醫院選址在倉山區,目前該項目已封頂,預計年底前竣工驗收。羅源縣支持成立畬醫藥協會,扶持并集中辦好10家左右畬醫畬藥館,打造羅源畬醫藥品牌。
記者從市文旅局和市衛健委了解到,我市出臺了諸多政策扶持國家級傳統醫藥類非遺項目。如公布庭洋坂村畬族醫藥青草藥種植基地、八井村畬族醫藥傳承示范基地等縣級非遺傳承示范基地;在壯大非遺傳承人隊伍、加強資金保障、收集出版相關資料等方面開展了相應工作。下一步,還將支持畬族醫藥、中醫正骨療法申報非遺展示館聯盟館,打造更多展示傳承平臺。
記者還了解到,我市結合非遺展示館建設,設置畬族醫藥、中醫正骨療法展區,并不定期開展義診活動,為市民游客免費看診,宣傳弘揚傳統醫藥文化。
上一篇
每一把漆扇都凝聚著孩子們對傳統文化的敬仰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孩子們接過新衣時,純真的笑容洋溢在臉上,興奮之情溢于言表。下一步,安居苑社區婦聯將持續聚焦困境兒童群體的需求,開展更多形式多樣的關愛活動,用溫暖與陪伴為孩子們點亮成長之路,助力他們
人生七十古來稀,而今年已70歲高齡的“撲蝴蝶”非遺文化表演者李廣武卻像個生龍活虎的年輕人,每日輾轉騰挪,又撲又跳地活躍在古城非遺展演現場,成為古城游的一道亮麗風景,深受中外游客喜愛。
在長沙瀏陽,張坊鎮上洪村道官沖非遺生態村正以豐富的體驗項目帶領游客“玩轉”非遺。這是五一期間研學館與篷蒲皮影合作推出的新體驗。據了解,道官沖目前正在建設活字印刷研學館與皮影戲館,以期為游客了解學習傳統文化、非遺生態提供更多元的選擇。
近日,在天津舉行的非遺市集上,葉雕技藝非遺傳承人劉學會以時尚創意葉雕作品成功地吸引了大批粉絲。甚至這些年,他還不斷嘗試,將自己對天津的情懷融入葉雕。
在今天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代要求下,香文化也需要我們后人來研習并發揚光大,并從中提升形而上的思想價值,以影響今人的文化品格和審美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