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南京1月20日電 (徐珊珊)在江蘇南京有一位“指尖”上的非遺傳承人陳耀,他用五十多年的時間,制作了數不盡的剪紙作品,每一張剪紙背后都有一段寓意、故事,蘊藏著深厚的民俗文化內涵,可以說是“一份難求”。記者日前來到陳耀的工作室,探訪剪紙這項非遺技藝。
每一張剪紙背后都有一段寓意、故事,蘊藏著深厚的民俗文化內涵。 泱波 攝非遺“兔紙”有多美好?
一張紅紙、一把剪刀,靈巧的手指在紙上左右翻飛,不一會兒,一只只栩栩如生、造型各異的兔子便躍然紙上,令人驚嘆。癸卯兔年在即,陳耀創作了二十余幅剪紙作品,將非遺文化與生肖元素結合,寄托對新年的美好憧憬。
陳耀介紹,兔的吉祥祝福語有“吉兔送福”“玉兔呈祥”等。民俗圖案中,與兔相搭配的元素有牡丹,寓富貴;有白菜,諧音百財;有石榴,寓意多子,“兔子與這些吉祥元素搭配形成新的圖案,同時被賦予了新的寓意。”
癸卯兔年在即,陳耀創作了二十余幅剪紙作品,將非遺文化與生肖元素結合,寄托對新年的美好憧憬。 泱波 攝“兔子諧音‘吐子’,比寓人丁興旺、子孫綿延。”陳耀以作品《玉兔迎春》舉例說,牡丹花象征富貴,蝴蝶諧音“無敵”,兩者連起來為富貴無敵,作品整體融合石榴、桃子等吉祥元素,寓意多福、多壽、多子。
在《兔年大吉》中,陳耀創作了胖娃娃在正月十五拉兔燈的畫面,大兔子的尾巴上還有一個小兔子,生動有趣。胖娃娃為“福娃”,頭戴虎頭帽,身穿小花兜,腳穿小花鞋,手舉小風車,十分可愛。作品還有雙喜臨門、喜上眉梢的吉祥寓意。
胖娃娃為“福娃”,頭戴虎頭帽,身穿小花兜,腳穿小花鞋,手舉小風車,十分可愛。 受訪者供圖小剪紙里有大文化
受到鄰居老爺爺的影響,陳耀自幼開始學習剪紙技藝并日趨成熟,形成了自己的剪紙風格,“我在五六歲的時候,就對剪紙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開始學習剪小蝴蝶、小魚、小青蛙等。”陳耀說,他的剪紙是在“做加法”,每個作品都要通過很多吉祥元素來表達,所以作品看起來很飽滿、豐富。
對于陳耀來說,每逢農歷新年,沒有剪紙就不算是過年,“這是祖祖輩輩流傳下來的技藝,剪紙是年俗中的重頭戲,誰家貼得多,圖案做得精美,就更顯吉祥、喜慶,同時剪紙在民俗中還有辟邪、消災、去穢、安康的功能。”
圖為作品《吉兔招財》。民俗圖案中,與兔相搭配的元素有白菜,諧音百財。 受訪者供圖在進行藝術創作的同時,陳耀還走進校園等地,將剪紙技藝教給中小朋友、大學生、華僑華人、留學生、老年人等,同時他還趕赴各地,積極參加文化交流活動和作品展。
“小小的剪紙里,有大文化,包含了很多寓意。”陳耀說,剪紙藝術是古老的中國民間藝術之一,剪刀或刻刀在紙上剪刻花紋,用于裝點生活,不僅僅是一種視覺上的享受,每張圖案都蘊涵了豐富的民間智慧和文化歷史信息,寄托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對美好未來的企盼。
在進行藝術創作的同時,陳耀還走進校園等地,將剪紙技藝教給中小朋友、大學生、華僑華人、留學生、老年人。 受訪者供圖“守正”是傳承和創新的根本
非遺剪紙在當代如何更好地傳承?陳耀認為,“守正”是傳承和創新的根本,“剪紙有自己的元素和語言,這便是剪紙語言,要在剪紙語言上進行傳承、創新。沒有這個基礎,只能叫紙的藝術。”
休息之余,陳耀也不閑著,他手把手教起三四歲的外孫女學習兔子剪紙。他表示:“傳承文化,最有效的就是從娃娃抓起。”
休息之余,陳耀也不閑著,他手把手教起三四歲的外孫女學習兔子剪紙。 受訪者供圖陳耀強調脫稿教學法,即不用復印稿,徒手讓孩子憑印象制作,雖然開始較困難,但孩子嘗試后就會產生更大興趣,根據自己想象創作,“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剪紙不但是民間藝術同時還能培養人們的良好性格。紙張易碎,就要求學習者必須有細心、耐心、恒心和熱心。剪紙的過程能培養人思維能力、應變能力、協調能力、審美能力等。”
“在新年里,旅居海外的華僑華人看見剪紙這一抹‘中國紅’,就會產生一種很強的凝聚力,勾起濃濃的鄉愁。我想,這便是剪紙作為中華傳統文化和民俗的魅力和價值所在。”陳耀說。(完)
俞平是上海漆器制作技藝與顧村俞氏百寶鑲嵌的第四代傳承人。那時的上海漆器界,能獨立完成百寶鑲嵌的工匠,唯有他和父親。漆器鑲嵌是漆器制作技藝和百寶鑲嵌制作技藝相結合的一門綜合復雜技藝,涵蓋美工設計、木工、漆工、鑲嵌、開紋、描金等工序,整體制作難
館內展陳集圖文、實物、視聽、手作和交流于一體,體現了“非遺盛宴、古都寶典、活態體驗、多維呈現”的鮮明特色;通過“非遺館探秘”“劇本殺”等新型表現方式,促進非遺融入生活,成為時尚,推動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匠心致遠”好地方非遺人文資源育人實踐團隊走進揚州漆器廠,開展實踐調研,以青年視角探索非遺技藝的傳承路徑,用創新思維為傳統工藝注入時代活力。其間,團隊成員與全國輕工技術能手、市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市工藝美術大師王永霞面對面交流,聆聽傳承故事,
近日,南通市非遺剪紙代表性傳承人李海烽將家鄉地標與剪紙藝術巧妙結合,精心創作出多幅富有特色的剪紙作品。文峰塔、支云塔、電視塔、美術館、蘇通大橋等元素“躍然紙上”,給人帶來全新的城市印象。根據兩個字的橫豎撇捺,將文峰塔、支云塔和蘇通大橋等南通
非物質文化遺產logo設計理念通常體現傳承、獨特性等。下面小編將為大家介紹非物質文化遺產logo的設計理念及常見元素,一起來了解一下吧。一、非物質文化遺產logo設計理念有哪些?體現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獨特性和多樣性,展示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