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 23 日上午,2021 中國大運河非遺旅游大會開幕式暨中國大運河非遺論壇在無錫廣電傳媒中心舉行。
打開鳳凰新聞,查看更多高清圖片本屆大會以 " 暢游甜美運河 · 樂享非遺之魅 " 為主題,設開幕式暨主題論壇、實景演出、運河非遺大集、非遺美食匯、錫劇藝術匯演等 5 大板塊 15 項重點活動,旨在深入挖掘、保護、傳承和利用好大運河沿線優秀傳統文化資源。
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文明綿延傳承的生動見證。建設大運河文化帶,是黨中央從全局和戰略高度作出的重大部署。
如何傳承和保護好大運河和我國豐富的非遺文化和資源?
開幕式上,原文化部黨組書記、部長蔡武在致辭中表示,當前,我國的非遺文化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走出了一條融入現代生活、體現當代價值、展現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之路,探索非遺的跨界融合傳播,將有助于推動非遺旅游的高質量發展。
文化和旅游部原黨組成員、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會長王曉峰在致辭中說,歷史上,大運河促進了不同地域間經濟、文化的交流。此次大會以非遺和旅游融合發展為著力點,推動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大力弘揚大運河時代精神,提升大運河文化服務內容。
世界旅游聯盟主席、中國旅游協會會長段強在致辭中說,非遺發展為旅游創新消費場景,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非遺傳承發展需要旅游,將非遺資源轉化為文化旅游產品,激發了市場活力,更好地推動了非遺的保護、傳承、利用和發展。
江蘇省文化和旅游廳黨組書記、廳長楊志純作題為《讓非遺在與旅游融合中更加 " 活 " 起來》主旨演講。他認為,非遺和旅游融合必須搭建有效載體,在創新載體中推進非遺旅游融合向實里走,在用好載體中推進非遺旅游融合向深處走,在拓展載體中推進非遺旅游融合向廣度走。
據了解,無錫共有市級以上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 195 項,其中國家級 11 項、省級 51 項;市級以上代表性傳承人 285 人,其中國家級 10 人、省級 56 人;各級各類非遺保護基地 34 個。在 " 運河百景 " 標志性文旅產品中,無錫以 12 景入選,是江蘇省內大運河沿線 8 座城市中入選數量最多的。
開幕式后,中國大運河非遺旅游論壇召開。論壇以 " 非遺經濟賦能美好生活 " 為主題,嘉賓代表分享交流,共同探討推動非遺保護傳承與運河文化、地方經濟發展相融互促的新理念、新思路。
原標題:讓非遺在與旅游融合中“活”起來!2021 中國大運河非遺旅游大會在錫啟幕
來源:現代快報
上一篇
由此可見,陽江的風箏文化源遠流長,時至今日,仍有一群陽江風箏文化的傳承人,為推廣陽江風箏不懈努力。我的爺爺、父親都是陽江風箏文化的省級傳承人,他們都非常熱愛風箏,并為之奮斗了一生。我從小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受他們的影響,自然希望繼承他們的衣
漆藝作為我國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具有實用與藝術完美結合的獨特魅力。中國是漆文化資源的大國,盛產優質天然漆,也是出土古漆器最多的文明古國。漆器是中國古代在化學工藝及工藝美術方面的重要發明。中國四大漆器:至元代,揚州已成全國漆器制作中心。
共敘運河情”揚臺大學生非遺文化研習之旅在我市展開,來自新北、臺中、屏東等島內縣市以及江蘇南通、浙江紹興、安徽馬鞍山、山東濰坊等大陸城市在揚就讀的20余名大學生,近距離體驗了揚州剪紙、廣陵古琴等非遺文化。
每一把漆扇都凝聚著孩子們對傳統文化的敬仰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孩子們接過新衣時,純真的笑容洋溢在臉上,興奮之情溢于言表。下一步,安居苑社區婦聯將持續聚焦困境兒童群體的需求,開展更多形式多樣的關愛活動,用溫暖與陪伴為孩子們點亮成長之路,助力他們
6月10日是“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以“宋韻楠溪·非遺嘉宴”為主題的百工生活市集于溫州永嘉廣場熱鬧“開市”,為市民帶來為期2天“從天光到晚歸”的非遺文化大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