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與提線木偶共演《貴妃醉酒》。 童笑雨 攝
中新網杭州6月13日電(童笑雨)6月13日是“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當天,首屆“非遺購物節”在浙江杭州啟動。據悉,截至6月11日,中國已有近6500家店鋪參與活動,包含非遺產品種類約8萬種,涉及各級非遺項目約4500項。
“非遺購物節”是今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系列活動的一大特色。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會同商務部流通發展司、電子商務司、國務院扶貧辦開發指導司等單位,支持阿里巴巴、京東、蘇寧、拼多多等電商平臺參與其中。
傳統舞蹈表演《海鹽滾燈》。 童笑雨 攝
“非遺購物節”要求各地以網絡平臺開展為主,結合本地非遺資源特點,在線上線下同時開展非遺購物活動。
在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一級巡視員王晨陽看來,借助數字力量,是宣傳與振興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方法。
西溪小花籃制作工藝展示。 童笑雨 攝
據相關數據顯示,過去一年,上億用戶在淘寶天貓購買非遺商品,僅淘寶活躍的手工藝非遺店鋪就超過2.5萬家,年成交規模將近30億。
85后成都姑娘曉璐是個“非遺二代”,媽媽是國家級銀花絲制作技藝傳承人。把筷子粗的銀條拉到頭發絲一樣的銀絲需要100多道工序,再將銀絲制作成首飾、畫和工藝品。
王星記制扇技藝展示。 童笑雨 攝
這門瀕臨失傳的的技藝,進行線上銷售時,深受年輕人喜愛,這讓曉璐更堅定自己的選擇:“只要有市場,非遺技藝就不會失傳。”
“為非遺下單、點贊,不僅是對產品的認可,更是對優秀傳統文化的尊崇。”王晨陽表示,“非遺購物節”是抗疫背景下開展非遺扶貧的重要舉措。他希望,“非遺購物節”能從消費端發力,幫助廣大非遺傳承人,特別是非遺扶貧就業工坊拓寬銷售渠道。
方回春堂中醫傳統制劑展示。 童笑雨 攝
阿里巴巴集團資深副總裁趙穎表示,該集團將通過打造非遺爆款、推薦非遺好店、探索非遺跨店等活動,把更多的非遺手藝人和爆款商品,推薦給消費者。
畬族彩帶制作技藝展示。 童笑雨 攝
作為啟動儀式的落地省份,浙江的“非遺購物節·浙江消費季”早在6月8日就已正式上線。據悉,接下來,該省將組織非遺類中華老字號、項目保護單位、傳承人和相關企業參與活動。
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廳相關負責人表示,舉辦“非遺購物節”是加快非遺與產業融合、提振文旅消費的重要舉措,能幫助形成“非遺經濟”新模式,讓民眾在非遺購物體驗中,共同參與非遺保護、共享非遺保護成果,營造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良好社會氛圍。(完)
為了慶祝春節申遺成功后第一個春節,2025年1月18日,正值新春佳節前夕,一場別開生面的文化盛宴——信陽市第二屆迎新春非遺市集暨浉河區非物質文化保護協會年會在南湖書院盛大啟幕,為市民們帶來了一場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完美融合的文化體驗。
2024年以來,非遺文化進企業、節日節慶活動、專題文化講座、古戲臺戲曲演繹······百余場文化體驗活動惠及群眾約6萬人次,使廣大群眾認識蘇州、宿遷兩地豐富多彩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深度體驗蘇宿非遺文化,盡情領略非遺之美。
為深化人才服務內涵、弘揚嶺南傳統文化,5月11日,東莞市東坑鎮、大嶺山鎮、寮步鎮攜手在東坑鎮農業園灘美湖開展了一場有趣有味的高層次人才親子龍舟非遺文化體驗活動
南通通作家具博物館展示的通作家具非遺作品。22日上午,江蘇南通市港閘區首個國字號文化機構——中國通作家具研究中心揭牌。2009年,由王金祥、陳云夫婦自籌資金苦心征集300余件通作家具和制作工具,創辦南通通作家具博物館,旨在展示通作家具的迷人
2025中考語文熱點速遞篇(4月)展示了文化與旅游深度融合的重要性,通過豐富多彩的文旅活動,讓更多的人感受到濃厚的東方美與文化韻味。這是個值得我們共同期待的未來,讓旅游成為人們感悟中華文化、增強文化自信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