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報訊(記者 盧揚 楊雅)11月26日,由中國藝術官方門戶網站藝術中國和獨立唱片公司摩登天空共同打造的“中國非遺音樂數字工程”正式啟動,通過先進成熟的數字技術,系統紀錄、整理中國瀕危的傳統音樂,同時將這些音樂注入當代進程,并通過藝術中國的聲音中國頻道呈現,共同建造中國非遺音樂資源的國際互聯網傳播平臺,向全球傳播、推介中國的非遺音樂藝術。
由于社會生態的變遷,過去依靠口傳心授傳承的珍貴民族音樂正面臨著失傳,甚至消亡的危機。對此,摩登天空總經理沈黎暉表示,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世界音樂的根源和起點是民族音樂。需要懷著尊重和敬畏的心境去發現、保護、傳承民族音樂遺產,這是此次共同發起建立中國非遺數字音樂庫的初心。
聲音中國藝術總監張曉舟則表示,“中國非遺音樂數字工程”將堅持藝術、學術、技術三者的統一,梳理、保護、研究民間傳統音樂文化,同時要建立全球視野和國際語境,創造跨民族、跨文化、跨樂種、跨門類的共情和共鳴,把非遺傳統音樂,注入當代歷史進程。
昨天(1月15日)上午10點,?“青出于藍——景德鎮瓷畫藝術非遺傳承作品展”在市圖書館四樓藝術展廳開幕,展出了一百余件景德鎮瓷畫藝術非遺傳承作品,展期將持續至1月24日,有興趣的藝術愛好者可前往一睹景德鎮瓷器藝術風采。
漆藝作為我國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具有實用與藝術完美結合的獨特魅力。中國是漆文化資源的大國,盛產優質天然漆,也是出土古漆器最多的文明古國。漆器是中國古代在化學工藝及工藝美術方面的重要發明。中國四大漆器:至元代,揚州已成全國漆器制作中心。
在東北長白山這片神奇的土地上,漢族和少數民族共同棲息,創造了燦爛的文化。他這一學才知道,原來王成貴的老叔在一家大糖坊里當案子師傅,他打小跟老叔學吹糖人,動物、人物、花草都會吹捏,甚至會動會走。再說,這手藝也是老人一輩子傳下來的玩藝呀。
近日,記者走進南昌市非物質文化遺產“萬家繪染布畫”傳承人萬陽智的工作室內,一幅繪染布畫《雄鷹振翅圖》現場繪就而成。
在今天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代要求下,香文化也需要我們后人來研習并發揚光大,并從中提升形而上的思想價值,以影響今人的文化品格和審美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