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閣
剪紙,又叫刻紙,是一種鏤空藝術,是中國漢族古老的民間藝術之一。其在視覺上給人以透空的感覺和藝術享受。剪紙的載體可以是紙張、金銀箔、樹皮、樹葉、布、皮革等。2006年5月,剪紙藝術遺產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9年,中國剪紙項目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剪紙在中國是歷史悠久,并且流傳很廣的一種民間藝術形式。這種民俗藝術的產生和流傳與中國的節日風俗有著密切關系,逢年過節,人們把美麗鮮艷的剪紙貼在雪白的墻上或明亮的玻璃窗上、門上、燈籠上等,節日的氣氛便被渲染得非常濃郁喜慶。
剪紙的內容很多,寓意很廣,如娃娃、葫蘆、蓮花等圖案象征多子多福;家禽家畜和瓜果魚蟲等與生活息息相關,也是剪紙表現的重要內容。
作為民間藝術的剪紙,具有很強的地域特點:陜西窗花風格粗樸豪放;河北和山西剪紙秀美艷麗;宜興剪紙華麗工整;南通剪紙秀麗玲瓏等等。剪紙雖然制作簡便,造型單純,但由于其能夠充分反映百姓的生活內涵,具有濃郁的民俗特色,因此是中國眾多民間美術形式的濃縮與夸張。
▼
· 鳳凰剪紙 ·
鳳凰代表著吉祥與和平,鳳凰擁有著人們賦予的神圣、崇高的內涵,所以鳳凰的形象深受人們的喜愛。在傳統的民間剪紙圖案中,如果出現了鳳凰的形象,則寓意著喜慶與幸福。▼
· 龍剪紙 ·
龍作為中華民族的精神圖騰,從古至今就受到人們的崇拜和尊敬,因此其形象也成為剪紙制作的重要素材。▼
· 花鳥剪紙 ·▼
· 臉譜剪紙 ·
臉譜,是中國傳統戲曲演員臉上的繪畫,用于舞臺演出時的化妝造型藝術。不同行當的臉譜,情況不一?!吧?、“旦”面部妝容簡單,略施脂粉,叫“俊扮”、“素面”、“潔面”。而“凈行”與“丑行”面部繪畫比較復雜,特別是凈,都是重施油彩,圖案復雜,因此稱"花臉"。戲曲中的臉譜,主要指凈的面部繪畫。而“丑”,因其扮演戲劇角色,故在鼻梁上抹一小塊白粉,俗稱小花臉。▼
· 魚的剪紙 ·
魚的造型、紋路,以及魚鱗、魚尾巴的造型和紋路,在中國傳統首飾中應用的很多,不僅生動有趣,而且寓意美好,是吉慶、富裕、夫妻恩愛、前途美好的象征。▼
· 植物剪紙 ·▼
· 十二生肖剪紙 ·
剪紙藝術是漢族傳統的民間工藝,它源遠流長,經久不衰,是中國民間藝術中的瑰寶,已成為世界藝術寶庫中的一種珍藏。那質樸、生動有趣的藝術造型,有著獨特的藝術魅力。
圖文來源網絡,侵刪。
昨天(1月15日)上午10點,?“青出于藍——景德鎮瓷畫藝術非遺傳承作品展”在市圖書館四樓藝術展廳開幕,展出了一百余件景德鎮瓷畫藝術非遺傳承作品,展期將持續至1月24日,有興趣的藝術愛好者可前往一睹景德鎮瓷器藝術風采。
剪紙傳承人徐長琴為了提升剪紙技藝,徐長琴自費到外地學習,參加比賽,拜訪全國剪紙代表性傳承人和名家。眾多榮譽不僅是對徐長琴剪紙藝術的肯定,也是對她傳承非遺的贊賞。徐長琴將永葆初心,用她的雙手創作出更多精美的剪紙作品,讓這項非遺技藝真正地在昌吉
漆藝作為我國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具有實用與藝術完美結合的獨特魅力。中國是漆文化資源的大國,盛產優質天然漆,也是出土古漆器最多的文明古國。漆器是中國古代在化學工藝及工藝美術方面的重要發明。中國四大漆器:至元代,揚州已成全國漆器制作中心。
共敘運河情”揚臺大學生非遺文化研習之旅在我市展開,來自新北、臺中、屏東等島內縣市以及江蘇南通、浙江紹興、安徽馬鞍山、山東濰坊等大陸城市在揚就讀的20余名大學生,近距離體驗了揚州剪紙、廣陵古琴等非遺文化。
在東北長白山這片神奇的土地上,漢族和少數民族共同棲息,創造了燦爛的文化。他這一學才知道,原來王成貴的老叔在一家大糖坊里當案子師傅,他打小跟老叔學吹糖人,動物、人物、花草都會吹捏,甚至會動會走。再說,這手藝也是老人一輩子傳下來的玩藝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