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晚,2021“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杭州系列活動啟動儀式在拱墅區運河文化廣場舉行。
本次活動以“樂享非遺傳承?慶祝建黨百年”為主題,由杭州市文化廣電旅游局、拱墅區人民政府主辦,杭州市文化館(杭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杭州市拱墅區文化和廣電旅游體育局承辦。
啟動儀式上,首批10條“樂享非遺 悠游杭州”杭州非遺主題旅游線路正式向公眾發布,并對“樂享非遺 悠游杭州”非遺攝影大賽的獲獎選手進行了頒獎。于此同時,啟動儀式現場還向現場的廣大的市民及游客展示了精彩紛呈的優秀非體育類展演。
據悉,本次“樂享非遺 悠游杭州”首批杭州非遺主題旅游線路征選體驗活動自4月初啟動以來,得到了杭州各個區、縣(市)文化和旅游部門的積極響應,共征集到50余條非遺主題旅游線路,涵蓋了西湖、大運河、良渚等三大“世界遺產”,囊括了160余個各級非遺項目。經專家組評審,最終評選出了“尋跡宋韻,遇見非遺”南宋有約傳承之旅、“穿越京杭,天工造物”大運河非遺博學體驗之旅、漫享龍塢茶園之旅、華彩濱江一日游、錢塘潮涌?非遺與鄉村之旅(南片)、“華夏文明,千年飄香”良渚文化與徑山茶文化與之旅、富春山居?千年紙鄉游、桐廬民俗三日游、17℃建德新安江?愛在一起之旅、非遺?西湖名人之旅這10條“樂享非遺 悠游杭州” 首批杭州非遺主題旅游線路。
5月28日至30日,60位非遺旅游體驗官分批親身體驗了其中3條特色非遺旅游線路。從“尋跡宋韻,遇見非遺”南宋有約傳承之旅,到“穿越京杭 天工造物”大運河非遺博學體驗之旅,再到“華夏文明 千年飄香”良渚文化與徑山茶文化之旅,體驗官一邊欣賞杭州秀美的人文景觀,一邊感受杭州燦爛的非遺文化。
體驗行程中,他們還在非遺傳承人的指導下學習各種非遺技藝,如在良渚體驗打磨一塊玉雕,在王星記學習制作一枚雅扇,在吳山之巔彈古琴遠眺西湖全貌……一個個非遺體驗項目讓體驗官們留戀忘返。
本次活動是杭州為加快推動非遺文化與旅游的深度融合所進行的一次全新嘗試,是非遺如何助推當下經濟發展的積極探索,也為杭州非遺保護傳承和發展注入新的更大的內生動力。十條“樂享非遺 悠游杭州”首批杭州非遺主題旅游線路,幾乎涵蓋了杭州這座文化名城最主要的文化符號,連點成線,串珠成鏈,形成了極具杭州特色的非遺主題旅游產品,進一步提升了杭州旅游產品的文化內涵,同時也讓非遺更好地融入了百姓生活,變成可聽、可玩、可嘗、可游、可做、可賞的,鮮活的非遺,讓市民及游客可以與杭州那多彩的非遺零距離接觸,親歷非遺技藝中這份飽含歷史和文化傳承的重量,感受那看似遙遠但其實與每個人的生活都息息相關的獨到匠心。
匠心致遠”好地方非遺人文資源育人實踐團隊走進揚州漆器廠,開展實踐調研,以青年視角探索非遺技藝的傳承路徑,用創新思維為傳統工藝注入時代活力。其間,團隊成員與全國輕工技術能手、市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市工藝美術大師王永霞面對面交流,聆聽傳承故事,
為推行五育并舉,做好學校傳統文化教育。六安市裕安區雷鋒路小學立足本土文化率先成立紅·藝工坊開設特色多項美育融合課程。2020年,紅·藝工坊結合六安瓜片的非遺文化,將茶文化引進校園
今天,和杭州天童美語一同走進非遺竹編的世界,感受它帶給我們的獨特韻味和教育價值。為了讓更多的人了解并傳承非遺竹編,許多學校和教育機構開始將這一傳統手藝引入課堂。和杭州天童美語一同走進非遺竹編的世界,感受它帶給我們的獨特韻味和教育價值。和杭州
為讓園區親子家庭對東莞非遺傳統文化有更深入的認識,5月28日,松山湖婦聯、松山湖關工委、松山湖少工委聯合開展“識東莞非遺·做文化傳人”親子周末營系列活動。來自松山湖園區的20組親子家庭在這里領略石龍非遺的美和獨特,感受指尖傳承的工匠精神。
王河灣挎鼓已有100多年的歷史,是河北省張家口市宣化區獨有的民間藝術。作為王河灣挎鼓的第四代傳人,賀海在研習前輩技藝的同時,還將這種民間藝術從田間地頭帶上了文藝演出的舞臺,如今他已是該項目的省級代表性傳承人。2009年,王河灣挎鼓被列入省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