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商報訊 在良渚體驗打磨一塊玉雕,在王星記學習制作一枚雅扇,在吳山之巔彈古琴遠眺西湖全貌……如今,這些獨具特色的非遺體驗已深深融入杭州的文旅線路中。6月12日,一場以“樂享非遺傳承·慶祝建黨百年”為主題的2021“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杭州系列活動啟動儀式舉行。
啟動儀式上,首批10條“樂享非遺,悠游杭州”杭州非遺主題旅游線路正式向公眾發布,涵蓋了“尋跡宋韻,遇見非遺”南宋有約傳承之旅、“穿越京杭,天工造物”大運河非遺博學體驗之旅、漫享龍塢茶園之旅、華彩濱江一日游、錢塘潮涌·非遺與鄉村之旅(南片)、“華夏文明,千年飄香”良渚文化與徑山茶文化與之旅、富春山居·千年紙鄉游、桐廬民俗三日游、17℃建德新安江·愛在一起之旅、非遺·西湖名人之旅這10條主題旅游線路。
有別于走馬觀花式的傳統旅游線路,十條杭州非遺主題旅游線路每條都包含了2-3個能讓游客動手體驗非遺制作的景點與機會。線路中你能用一根細絲制作出一把精美的檀香扇,也可以品嘗徑山國家級非遺茶宴,更可以或傾聽或學習地道的杭州小熱昏……能夠體驗到的非遺項目包括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銅雕技藝、張小泉剪刀鍛制技藝、制扇技藝(王星記扇)、杭州小熱昏、杭州評話、徑山茶宴等,也包括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如南宋官窯燒制技藝、蕭山過江布、潘永泰棉花手工彈制技藝、天竺筷制作技藝等。
為增加本次非遺體驗中的互動性,杭州市文化和廣電旅游局還推出了非遺攝影大賽,讓美麗的非遺在體驗官手中的鏡頭里定格。活動中體驗官們積極分享了各自非遺體驗中的精彩瞬間,最終在收到的162件作品中評選出了18件獲獎作品。并在儀式現場對獲獎選手進行了頒獎。與此同時,啟動儀式現場還向現場廣大市民及游客展示了精彩紛呈的傳統體育類非遺項目展演。
10條非遺主題旅游線路,通過提煉出杭州主要的文化符號,串珠成鏈,形成了極具杭州特色的非遺主題旅游產品。同時,也讓非遺更好地融入了市民生活,變成可聽、可玩、可嘗、可游的鮮活之旅。
俞平是上海漆器制作技藝與顧村俞氏百寶鑲嵌的第四代傳承人。那時的上海漆器界,能獨立完成百寶鑲嵌的工匠,唯有他和父親。漆器鑲嵌是漆器制作技藝和百寶鑲嵌制作技藝相結合的一門綜合復雜技藝,涵蓋美工設計、木工、漆工、鑲嵌、開紋、描金等工序,整體制作難
館內展陳集圖文、實物、視聽、手作和交流于一體,體現了“非遺盛宴、古都寶典、活態體驗、多維呈現”的鮮明特色;通過“非遺館探秘”“劇本殺”等新型表現方式,促進非遺融入生活,成為時尚,推動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匠心致遠”好地方非遺人文資源育人實踐團隊走進揚州漆器廠,開展實踐調研,以青年視角探索非遺技藝的傳承路徑,用創新思維為傳統工藝注入時代活力。其間,團隊成員與全國輕工技術能手、市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市工藝美術大師王永霞面對面交流,聆聽傳承故事,
今天,和杭州天童美語一同走進非遺竹編的世界,感受它帶給我們的獨特韻味和教育價值。為了讓更多的人了解并傳承非遺竹編,許多學校和教育機構開始將這一傳統手藝引入課堂。和杭州天童美語一同走進非遺竹編的世界,感受它帶給我們的獨特韻味和教育價值。和杭州
8月17日,浙江武義的大小傳承人們懷揣著對優秀傳統文化的熱愛,共同前往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館,開啟了一場意義非凡的文化之旅。武義縣文化館館長金東亮表示:“非遺的傳承需要我們每一個人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