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海報。杭州文化廣電旅游局 供圖
中新網浙江新聞9月24日電 (謝盼盼 王題題 姜雄)9月23日,以“一眼千年 杭州人類非遺讓你看見!”為主題的杭州人類非遺項目LOGO征集大賽正式啟動。大賽的舉辦旨在為杭州非遺的傳承和保護助力,讓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和合共生,彰顯杭州城市的文化自信。
此次LOGO征集大賽由杭州市文化廣電旅游局主辦,當日起至10月23日17:00,將面向全球征集杭州四大人類非遺項目(5個子項)的LOGO設計方案。
屆時,征集的作品將通過專家評分和網絡投票的形式進行兩輪評選,并于11月初評出15名獲獎者,即每個子項目評選出3名,分獲“最佳設計獎”“優秀設計獎”和“優秀創意獎”,每位獲獎者將分別給予8000元、1500元、1000元的獎勵。
在杭州這片歷史悠久的土地上,有著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它們如閃亮的珍珠散落在杭州各處,珍藏著城市發展的寶貴文化記憶。而在眾多的非遺項目中,“人類非遺”項目可謂是熠熠生輝。
目前,杭州已有入選聯合國科教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項目4項(5個子項),即中國篆刻(西泠印社金石篆刻)、中國蠶桑絲織技藝(余杭清水絲綿制作技藝、杭羅織造技藝)、中國古琴藝術(浙派古琴藝術)和中國二十四節氣(半山立夏習俗)等。如今,它們已作為全球文化形態進入了人類文明傳承、保護和發展的視野。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大賽是杭州首次為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征集LOGO,也是杭州非遺保護工作的一次全新嘗試。此舉旨在增進眾人對非遺的了解和熱愛,提高全社會對非遺保護工作的關注,推進杭州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弘揚。(完)
中國大運河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供圖“館內詳細展現運河沿線非遺項目的同時,還設置了不少互動點位,為游客打造沉浸式體驗場景。”常恩福表示,市民、游客能在一步一景中體會大運河流域多元文化與非遺技藝的魅力。
2025年7月15日,面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給出的最后期限,韓國交出的30頁答辯材料根本堵不住剽竊的窟窿。導火索是中國甩出的137項鐵證,把韓國五項非遺項目的老底扒了個干凈。這事再次證明,文化主權不能靠偷,扎扎實實搞傳承才是正道。老祖宗的東西
杭州博物館:歷史文化的集大成者杭州博物館可是杭州歷史文化的“代言人”。中國絲綢博物館:絲綢文化的夢幻之旅絲綢可是中國的一張亮麗名片,而中國絲綢博物館就是展示絲綢文化的絕佳之地。杭州工藝美術博物館:傳統工藝的魅力殿堂
昨天,榮成漁民號子原生態民俗表演團15名演職人員啟程前往古都開封,代表山東省參加2017中國(開封)清明文化節暨全國民歌大賽及展演活動。據了解,2017中國(開封)清明文化節暨全國民歌展演活動,將于3月31日—4月2日在河南省開封市清明上河
2023年8月31日下午,湖北有漆非遺傳承公益項目35名志愿者在學院老師的帶領下參觀了荊州博物館,同學們邊走邊看邊拍,感受荊楚文化發展變遷,交流各自所思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