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琪武漢工程大學藝術設計學院
湖北省武漢市黃陂區泡桐鎮是的泥塑之鄉,該地制作的黃陂泥塑成為了一種非遺文化,該地的人們也深受其影響。黃陂泥塑具有獨特的民俗文化,其間蘊含著豐厚的文化內涵及思想。黃陂泥塑從字面就可以了解到它的原材料為泥土,制作主體主要是農民。曾經地方到中央都使用過泥塑來推廣、宣傳健康向上的主流價值觀,在利用其推廣價值觀時,人們也能欣賞到這些精致的泥塑作品,從中也能促使泥塑得到極好的傳播與推廣,使其走進人們的視野中,對其予以關注,甚至加入到制作泥塑的行列中。
一、引言
黃陂泥塑是一種民間藝術,它的發展歷史極為悠久,在人類發展中,泥塑一直默默地在進行著傳承,它融入到了人們的生活中,人們使用的物件、神像以及供小孩子玩樂的玩具等等都有它的身影,從未有所間斷。這也是它傳承的一種形式,在人們的生活中默默地發揮著作用。
而武漢這座城市在近些年中將它帶入到了人們的視野中,引起了人們的關注,人們在欣賞著民間藝術家們創作出來的泥塑作品時,也會下意識地想起自己小時候使用過、看見過的泥塑產品,進而將自己童年的純真及欣賞賦予到黃陂泥塑上,使其得以傳播及推廣。
二、黃陂泥塑的起源與發展
泥塑是陶塑及雕塑的起始,通過泥塑能夠對古代的社會、宗教以及藝術等方面進行細致的研究。馬克思曾說:“工藝學會揭示出人對自然的能動作用,人的生活的直接生產過程,以及人的社會生活條件和由此產生的精神觀念的直接生產過程?!焙本┥角規X遺址曾出土過新石器時期使用泥土塑造而成的雞與狗等。在觀賞這些遠古時期的泥塑作品時,可以看到簡樸而不失活潑的形象。因這一遺跡出土泥塑作品的加持,使得在觀看黃陂泥塑時會覺得它繼承了遠古時期泥塑作品的優勢,帶有簡樸、大氣以及活潑性。獨屬于一個地區的民間藝術,能夠直觀地反映出這一地區的文化及思想。在湖北泡桐鎮這一地區的舊社會時期,農民會通過自身的手藝來賺取生活來源,在農忙時你能看到他們在田間作業,而在閑暇時,你又能夠看到他們從藝的聲影。黑格爾曾說:“每種藝術作品都是屬于它的時代和它的民族,各有特殊環境,依存于特殊的歷史和其他的觀念和目的。”簡單來說,黃陂泥塑不是簡單出現、發展的,它被人們賦予了生活氣息,人們渴求通過它能夠生活的更好,這比簡單的藝術品展示來說更有力量,人們能夠通過這些泥塑找到其中的縮影,與其產生共鳴,從而激發出情感。
其實在唐朝時期,制作泥塑的民間手工藝人們就會就地取材,制作廟堂及神像。“先有上古,后有歸元?!逼渲猩瞎胖傅氖桥萃╂傊械囊蛔聫R,而歸元則指的是王煜父子,他們通過泥土制作了五百羅漢,每一羅漢神態各異、惟妙惟肖,受到了人們的極大贊嘆。泡桐鎮這一地方的人們基本都會泥塑、彩繪,一到閑暇時就會做泥塑,這與古時民間手工藝人有著類似生活場景,有著同樣的生活習性,這也是一種傳承與發揚,這也是黃陂泥塑文化的起源及發展。
三、黃陂泥塑的審美特點
馮天瑜曾說:“文化的實質性含義是“人類化”,是人類價值觀念在社會實踐過程中的對象化,是人類創造的文化價值,經由符號這一介質在傳播中的實現過程,而這種實現過程包括外在的文化產品的創制和人自身心智的塑造?!?/p>
黃陂泥塑所體現出來的審美特點主要在其原材料、民間藝術家們的手法技藝以及當地的鄉土文化。黃陂泥塑在泡桐鎮這一地區是就地取材,然后再經過風化、打漿以及脫水等流程將其反復摔打揉成熟泥。民間手藝人這時就可將熟泥制作成形態、種類、用途各異的泥塑品,等它自然風干后,就可以進行彩繪。
黃陂泥塑可以分為粗貨與細貨。其中粗貨又被稱為耍貨,主要用于兒童玩耍,其造型夸張、顏色豐富,主要寓意為吉祥祈福,在兒童間極受歡迎。而細貨則主要表現各種人物形象,整體都由手工捏制而成,作品會從腳部做起,一氣呵成,在進行彩繪時極為細致細膩,這類作品主要供人們觀賞。
黃陂泥塑雖然在現今更多的是作為一種文化產品,但其中也蘊含著豐富的傳承意蘊。泥塑藝人在設計時,會將泥塑最終的呈現與情感、意趣融合起來,進而形成一種極好的意象,其中還融入了創作人自身的創意理念,在泥塑作品中寄托了象征性的生活愿景。當觀賞者在觀看時能夠直觀的感受到,這使得黃陂泥塑能夠得到極好的推廣,它能夠深入到人們的心中,將內心的情感與泥塑間形成一種呼應,進而愛上這些泥塑作品。
四、旅游業發展帶起的推廣
黃陂泥塑成為了非遺文化后更應得以推廣,不能讓其在歷史的洪流中消退,而是要將其展現到人們的眼前。貢布里希曾說:“實際上沒有藝術這種東西,只有藝術家而已?!眰鞒?、保護以及推廣黃陂泥塑,最重要的因素在于人。以往傳統中,黃陂泥塑都是通過拜師學藝來進行傳承、推廣和保護這一傳統手藝及文化。
但是在最近幾年,我國農村發展形式正在歷經變革,朝向了現代化新農村方向發展,這使得民間藝術的環境出現了極大的變化,一些民間藝術正在慢慢地消逝。雖然一些手藝人選擇了轉行,但也有一些手藝人選擇了堅守自己的手藝,這種精神對藝術、文化的傳承和保護來說是極為重要的,但也是不夠的,若只在小范圍進行傳承、保護,那么不敢想象數十年后黃陂泥塑會得到怎樣的發展,這也是一件無法做出承諾和保證的事情。因此,需要加大對黃陂泥塑推廣、宣傳的力度,讓更多的人群加入到其中對其進行保護。
泡桐鎮梅家寨的梅俊先作為黃陂泥塑傳承人,他做出了自己的努力,早在1970年,梅先生就經常在各個村落間展覽泥塑作品,曾在全國引起了極大的轟動,讓更多的人看到了黃陂泥塑,其中著名的雕塑家劉開渠以及錢紹武等人聞訊趕來。
梅先生現今依然在傳承著、保護著以及宣傳著黃陂泥塑,通過自己的的方式對其繼承、發揚。1980年泡桐鎮泡桐泥塑工藝廠建成投產,其生產的產品甚至銷售到了國外,其中有數百位泥塑手工藝人,但是,后來該工廠倒閉了,同時又因為現代商業文明對傳統手藝的沖擊和影響,使得泥塑手藝人難以維持生計,不得不轉行,這對黃陂泥塑的繼承及發揚產生了極大的影響。但是近幾年,黃陂區旅游得到了蓬勃發展,這給了黃陂泥塑重新發揚光大的機會。而且當地也把握住了這一機會,通過旅游將泥塑進行展覽、銷售,使得全國各地的游客,甚至外國游客能夠對這些泥塑作品進行欣賞并購買,將其帶往各地,傳播給其他人,共同進行推廣。
五、結語
總而言之,推廣、保護以及傳播黃陂泥塑,是一個任重道遠的遙遠路程,它的繼承與發揚還會遇到許許多多的挑戰及挫折,但是我們相信,憑借著黃陂泥塑手工藝人的精神、泡桐鎮深厚的泥塑文化等能夠戰勝這些挫折及挑戰,走出一條創新的發展道路。
作者/來源:文化產業融媒體
聲明: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昨天(1月15日)上午10點,?“青出于藍——景德鎮瓷畫藝術非遺傳承作品展”在市圖書館四樓藝術展廳開幕,展出了一百余件景德鎮瓷畫藝術非遺傳承作品,展期將持續至1月24日,有興趣的藝術愛好者可前往一睹景德鎮瓷器藝術風采。
由此可見,陽江的風箏文化源遠流長,時至今日,仍有一群陽江風箏文化的傳承人,為推廣陽江風箏不懈努力。我的爺爺、父親都是陽江風箏文化的省級傳承人,他們都非常熱愛風箏,并為之奮斗了一生。我從小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受他們的影響,自然希望繼承他們的衣
漆藝作為我國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具有實用與藝術完美結合的獨特魅力。中國是漆文化資源的大國,盛產優質天然漆,也是出土古漆器最多的文明古國。漆器是中國古代在化學工藝及工藝美術方面的重要發明。中國四大漆器:至元代,揚州已成全國漆器制作中心。
共敘運河情”揚臺大學生非遺文化研習之旅在我市展開,來自新北、臺中、屏東等島內縣市以及江蘇南通、浙江紹興、安徽馬鞍山、山東濰坊等大陸城市在揚就讀的20余名大學生,近距離體驗了揚州剪紙、廣陵古琴等非遺文化。
每一把漆扇都凝聚著孩子們對傳統文化的敬仰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孩子們接過新衣時,純真的笑容洋溢在臉上,興奮之情溢于言表。下一步,安居苑社區婦聯將持續聚焦困境兒童群體的需求,開展更多形式多樣的關愛活動,用溫暖與陪伴為孩子們點亮成長之路,助力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