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的熱度本周依然不減,非遺這個領域開啟了直播模式,“口紅一哥”李佳琦參與的一次專場直播帶貨尤其火爆,多款產品上架“秒光”。“冷門”的非遺,正在更接地氣地走進人們的生活。雖然僅僅是一次活動,但是卻打開了中國對物質文化遺產宣傳與繼承的新篇章,利用
在高平市舉辦的第六屆海峽兩岸神農炎帝民間拜祖大典晉城市新聞中心供圖“每年正月十五前后,縣里不少村子都會舉辦將傳統陣法與民間花會結合的九曲黃河陣燈會,人們游繞其間以求一年通順、四季平安。”山西省忻州市保德縣文化和旅游局局長張秉惠介紹,九曲黃河陣燈會是流傳于黃河流
12月21日,由廣東省文化和旅游廳指導,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廣州文木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廣東省振興傳統工藝工作站主辦,北京仁達匯文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協辦,廣州翼·空港文旅小鎮承辦的2019非遺品牌大會在廣州舉行。21日上午,在廣州塔二層慶典大廳,文化和旅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李丹 少兒劇本游、情景劇、動畫片、原創歌曲、非遺進校園、“畫”說福永……近年來,寶安區福永街道黨建中心圍繞福永傳統文化,打造了多個特色品牌活動,推動傳統文化與時俱進。 “非遺+劇本游” 讓非遺文化植入青少年的心田 “沉浸式劇本游”深受青少年
本文轉自:西藏日報 全區共設立非遺工坊151家 非遺煥發生機助力鄉村振興 本報拉薩1月27日訊(記者 劉芳 梁秦)記者從相關部門獲悉,為加強非遺工坊建設,助力西藏鄉村振興,開拓文化致富新路徑,近年來,西藏堅持以非遺資源為依托,共設立非遺工坊15
本文轉自:人民日報 “文物和文化遺產承載著中華民族的基因和血脈,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華優秀文明資源。”去年,我國首個非物質文化遺產學交叉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落戶天津大學,由馮驥才文學藝術研究院承擔培養工作。近日,該學科碩士研究生的錄取通知書發出,標志著非
本文轉自:人民網 人民網蘭州4月11日電 (黃帆)據甘肅省文旅廳消息,2022年第一季度甘肅省非遺保護領域聚焦“一區三園”文化強省建設相關重點版塊內容,統籌推進專項資金績效評估、省級非遺工坊建設、“戰國豪車”非遺文創產品研發等重點任務,更好地助力甘肅文化強省
來源:人民網-湖南頻道 購物,聽音樂會,品美食,體驗非遺項目……這個端午假期,長沙為市民和游客呈上了一場集觀賞、游玩、互動、體驗于一體的文旅盛宴。 夏日樂購站購買長沙非遺、文物文創產品、品嘗長沙非遺老字號美食、聽非遺音樂會;夏日樂玩站體驗非遺項目,享受全要素、
堂吉偉德 “這些年,靠著汝瓷生產,我家年收入幾十萬元,購置了轎車和樓房,日子是吃甘蔗上高樓——節節甜、步步高!”新春時節,正在作坊趕制汝瓷產品的河南省寶豐縣清涼寺村村民李淑杰一臉幸福地說。清涼寺村位于寶豐縣城西約20公里,當地一直有利用豐富的瑪瑙石
“非遺”作為我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讓其得到更好的保護和傳承,已成為全社會的共識。為了讓更多的“非遺”走進百姓的生活,讓廣大居民更好的了解傳統民族文化,了解民間藝術之美,南京市秦淮區鐘曉敏愛心工作室在建鄴區民政局的支持下,于今年6月份開始,在建鄴區莫愁湖街道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