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甘肅省2023年“非遺過大年·文化進萬家”系列文化活動在張掖啟動
瑞雪迎新春,非遺過大年。1月13日上午,由甘肅省文化和旅游廳、張掖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甘肅省2023年春節期間非遺傳承實踐活動暨甘肅省2023年“非遺過大年·文化進萬家”系列文化活動啟動儀式在張掖市甘州區絲綢之路文化藝術中心舉行。
啟動儀式由張掖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楊友楠主持,張掖市人民政府黨組成員、副市長安維國致辭并宣布活動啟動。隨后,全體與會人員前往參觀了非遺項目展廳和非遺工坊,觀看了非遺項目展演,甘肅省文旅廳非遺處相關人員及張掖市文旅系統干部職工,非遺傳承人,非遺工坊、文創企業負責人等參加了此次活動。
今年,甘肅省文化和旅游廳將繼續組織全省各市(州)文旅部門及各級非遺保護機構和社會各界力量,積極開展形式多樣、內容充實、內涵豐富的非遺宣傳展示展演和民俗活動,以豐富廣大城鄉人民群眾節日期間的精神文化生活,營造歡樂、祥和、喜慶的中國年氛圍。
2023年“文化進萬家——視頻直播家鄉年”
2023年“文化進萬家——視頻直播家鄉年”相關活動已正式開啟,截至目前,市(州)文旅部門及項目保護單位已在各大短視頻平臺發布視頻等30余條。今年參與活動的方式除了帶平臺話題詞以外,還加入了以農歷小年、除夕、大年初一、元宵等春節時間節點的指定話題,如“趕大集買年貨”“曬團圓年夜飯”“舞動中國龍”“點亮中國燈”等參與討論、直播活動。
全省春節期間非遺傳承實踐活動搶先看
各地區、各部門堅持惠民、節儉、可持續的原則,以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出發點,按照當地疫情防控工作新要求,在2023年元旦至春節、元宵節期間組織開展線上線下非遺宣傳展示展演和民俗活動共計300余場,讓人民群眾感受到家的味道、年的味道,讓我們一起感受一下。
文:甘肅省文化和旅游廳 王學禮 詹媛
來源:甘肅省文化和旅游廳網站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匠心致遠”好地方非遺人文資源育人實踐團隊走進揚州漆器廠,開展實踐調研,以青年視角探索非遺技藝的傳承路徑,用創新思維為傳統工藝注入時代活力。其間,團隊成員與全國輕工技術能手、市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市工藝美術大師王永霞面對面交流,聆聽傳承故事,
為推行五育并舉,做好學校傳統文化教育。六安市裕安區雷鋒路小學立足本土文化率先成立紅·藝工坊開設特色多項美育融合課程。2020年,紅·藝工坊結合六安瓜片的非遺文化,將茶文化引進校園
為讓園區親子家庭對東莞非遺傳統文化有更深入的認識,5月28日,松山湖婦聯、松山湖關工委、松山湖少工委聯合開展“識東莞非遺·做文化傳人”親子周末營系列活動。來自松山湖園區的20組親子家庭在這里領略石龍非遺的美和獨特,感受指尖傳承的工匠精神。
王河灣挎鼓已有100多年的歷史,是河北省張家口市宣化區獨有的民間藝術。作為王河灣挎鼓的第四代傳人,賀海在研習前輩技藝的同時,還將這種民間藝術從田間地頭帶上了文藝演出的舞臺,如今他已是該項目的省級代表性傳承人。2009年,王河灣挎鼓被列入省級
校長對實踐團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強調活動期間要始終將師生安全放在首位,期待通過此次活動讓孩子們感受傳統音樂文化的魅力,助力非遺文化傳承。該校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筠連縣巡司鎮武德小學將持續推動非遺文化進校園,讓更多孩子在傳統音樂的滋養中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