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網記者鄭淯心3月5日,經濟觀察網獲悉,全國人大代表、紹興女兒紅釀酒有限公司黃酒釀造運營中心主任章國強在為今年全國兩會準備的議案中提出,建議將國家級非遺“紹興黃酒釀制技藝”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好保護好中國黃酒釀制技藝,積極申請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對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增強民族文化認同感與自信心,有著積極的意義。
章國強表示,紹興黃酒釀制技藝的傳承幾乎靠一代又一代釀酒技師的心口相傳,不斷完善而成。現在,紹興黃酒釀制技藝非遺傳承人(地市級以上)共有13位,大多接近或超過退休年齡。紹興黃酒釀制技藝傳承青黃不接,岌岌可危。加之黃酒行業整體規模偏小,制約了紹興黃酒釀制技藝的傳承與發展,城市工業化進程的加快,也使得釀酒文化遺產、工業遺址等保護難上加難。如不盡快加以保護,將對中華民族文化的傳承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
章國強列舉了目前黃酒知識產權保護存在幾方面的侵權行為:一是對品牌商標的侵權。如未經許可擅自使用與注冊商標相同、相似的產品,偽造、盜用馳名商標的產品以及傍名牌、虛假宣傳等行為。二是對專利申請的侵害。包括產品的外觀設計、企業技術發明及實用型的專利技術。如釀造、灌裝等方面專利技術。三是對地理標志的冒用。2021年3月1日起,紹興黃酒成為首批中歐地理標志協定產品。近年來,國際市場發現紹興酒地理標志被冒用屢禁不止,包括仿冒原產地保護的紹興酒、部分仿冒品出口標簽采用“紹興酒”或“紹興黃酒”等信息且不標注生產地或企業名稱等。
章國強對保護黃酒釀制技藝提出了三方面的建議。
1.推動紹興黃酒釀制技藝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工作。同為世界三大古酒中的啤酒、葡萄酒已成為世界通暢型飲料酒,而紹興黃酒走出國門,成為世界飲料酒尚需我們共同努力。為此,建議加強黃酒文化遺產挖掘,以“中國(紹興)黃酒釀制技藝”的名義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制定工業遺產及酒類釀制技藝針對性保護體系。當前,文化遺產保護散見于各類不同層次的法律法規及通知規定中,且存在多頭管理的情況,以至于職責不明或管理上的缺失。因此有必要在現有保護體系的基礎上進行細化,增加工業遺產及酒類釀制技藝保護的針對性內容,最終建立獨立的工業文化遺產保護體系,并根據保護內容的價值和特點,制定各項政策措施,更好地實現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利用。
3.對知識產權違法行為嚴正處罰。知識產權是保護商標、地理標志、文化遺址等重要手段。但目前對酒類知識產權的違法行為處罰力度輕微,極大傷害了行業發展和消費者權益。建議對侵犯知識產權的違法犯罪行為,進行法律頂層設計,加大懲處力度,提高違法犯罪成本。從企業維權方面,要構建司法、行政、行業協作的保護聯動機制,充分運用現有的行政、監察、法律、社會輿論等多種手段,動員多方力量,共同打擊制假販假行為,營造良好的市場秩序與環境。
上一篇
下一篇
從存在形態上分為物質文化遺產(有形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無形文化遺產)。明確了文化遺產的定義: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的定義,無形文化遺產是指“被各群體、團體、有時為個人視為其文化遺產的各種實踐、表演、表現形式、
在數字化技術快速發展的今天,如何更好地傳承這些非遺文化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團隊通過數字化保護和傳播,踐行“外語話中國”的理念,讓世界更好了解中國豐富的非遺文化。在數字技術的幫助下,香格里拉的非遺文化得以生動再現于人們眼前。我們將利用現代技術
辛厝寮小學油紙傘彩繪活動為豐富學生的校園文化生活,品味傳統國粹文化,5月20日上午,辛厝寮小學開展了主題為“妙筆油紙傘,傳承非遺夢”的油紙傘彩繪活動。活動開始,老師為同學們講解了油紙傘繪畫作為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悠久歷史和彩繪油紙傘的技巧,
代代傳承,劉氏風箏遠銷全國2008年,劉氏風箏被列入第二批溫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劉賀新說,家族每年會集中起來對下一代進行風箏技藝培訓,他認為傳承劉氏風箏是家族每個人的一份責任。
3、非物質性是人類口頭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根本特性,是它與物質文化遺產質的區別之所在。5、它與物質文化遺產不同。9、我國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其中非物質文化遺產無論從公約規定的任何一類來看,都是極其豐富的。13、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存在形態,與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