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非遺文化想必大家都知道,
但你又可知還有非遺美食?
其實,每一味“非遺美食”都承載著
當地的文化和生活方式
那么長沙又有哪些非遺美食呢?
01 九如齋
九如齋作為湖南老字號糕點店,承載了幾代湖南人的記憶。持續經營傳承至今,其生產銷售的湘味糕點、月餅等食品也已經成為了不少湖南人記憶中“家”的味道。
春有香酥麻圓、酒釀餅;夏有清涼糕、云片糕、綠豆冰糕、紅豆冰糕;秋有銀花花根、本式月餅;冬有胡椒餅、棗花酥……寓意著一年四季的糕點各不相同,成為了代表湖南文化“中華老字號”美食文化最好的傳承見證。
02 火宮殿傳統小吃
火宮殿傳統小吃是長沙地方風味的龍頭和代表。2009年3月,經湖南省人民政府批準,長沙火宮殿八大傳統小吃制作技藝被列入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圖@長沙網網友攝色居士
八大傳統小吃是指臭豆腐、龍脂豬血、煮馓子、八寶果飯、姊妹團子、荷蘭粉、紅燒蹄花、三角豆腐,它們也和火宮殿一樣,成了湖湘飲食文化中的品牌。
03 楊裕興
長沙人眾所周知的一句歇后語是:“楊裕興的面———牌子多。”說的就是“楊裕興”的碼子多、專用術語(面牌名)也多。
楊裕興面館所作面條很早以來就享有盛譽,楊裕興的手工雞蛋面,酸辣、肉絲、醬汁、雜醬、牛肉五大油碼制作技藝已列為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他們家的面條講究新鮮,煮面條的水講究寬、清、開,面碼講究隨到隨制,新鮮可口。有炸醬,醬汁、蝦仁、蟹黃、瑤柱、三鮮、雞絲、酸辣等品種,各具特色,顧客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喜好自主選擇。
04 玉樓東
玉樓東酒家始創于清朝同治年間,是名副其實的長沙百年老店。其中麻辣仔雞、發絲牛百葉等傳統名菜各是名聲在外。清末曾國藩之孫、湘鄉翰林曾廣鉤在長沙玉樓東用膳,留下了膾炙人口的“麻辣子雞湯泡肚,令人常憶玉樓東”的詩句。又有食客贊曰:外焦里嫩麻辣雞,色澤金黃味道新,若問酒家何處好,瀟湘勝過玉樓東。
麻辣子雞通常選用母仔雞為主料,配以辣椒為輔料,經食用油煉炒,再佐以紹酒、黃醋、大蒜等調料烹制而成。成菜后,顏色油潤艷麗、椒香氣味濃郁、雞丁滑嫩鮮美、口味咸鮮麻辣。
其實,長沙的非遺美食遠遠不止這些,
例如還有小缽子甜酒、文市油餅、
宋嫂魚丸、瀏陽蒸菜等等。
這些已經納入國家或地方
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的
長沙特色傳承美食,
用各自最淳樸、最真摯的味道
盡展湖湘美食的文化魅力。
本文部分圖片綜合大眾點評整理
各商圈紛紛推出非遺潮玩集市今年春節,非遺潮玩集市在重慶各大商圈可謂是遍地開花,消費者絡繹不絕。記者了解到,今年春節期間,重慶各大景區、商圈的非遺傳統表演已不下百場,打卡非遺年俗已然成為今年春節消費市場的頂流。
廣西省南寧市作為廣西的首府,素有“綠城”之稱。而大家都知道,每去到一座城市肯定要品嘗過當地的美食特色才算“不虛此行”。老友粉:南寧的老友粉與柳州的螺螄粉、桂林的桂林米粉同為廣西“三大米粉”。五色糯米飯:壯族地區獨特的傳統風味小吃,糯米飯會呈
館內展陳集圖文、實物、視聽、手作和交流于一體,體現了“非遺盛宴、古都寶典、活態體驗、多維呈現”的鮮明特色;通過“非遺館探秘”“劇本殺”等新型表現方式,促進非遺融入生活,成為時尚,推動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長沙非遺小博士趣味民俗季地點:湖南雨花非遺館長沙非遺小博士趣味民俗季門票價格:68歡迎關注公眾號:大河票務網ID:dahepw,獲取長沙非遺小博士趣味民俗季最新門票訂票及演出信息。來到2021長沙非遺小博士趣味民俗季,帶你感受悠久的民俗,體
近日,“暢享高速·味美龍宮”首屆貴高速美食節在龍宮服務區舉辦。此次美食節以高速公路服務區為獨特載體,巧妙融合貴州特色美食、非遺文化、廚藝競技以及惠民消費等多元元素,為過往司乘人員和游客帶來了一場別樣的文旅體驗。此次美食節,正是其打造“交旅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