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網-湖南頻道
長沙剪紙傳承人在進行教學。受訪單位供圖
游客在選購非遺文創產品。受訪單位供圖
游客在參觀非遺文創展。受訪單位供圖
游客與兔年非遺文創合影。受訪單位供圖
兔年非遺文創作品。受訪單位供圖
兔年非遺文創品吸引了眾多游客。受訪單位供圖
獨具特色的兔年非遺文創。受訪單位供圖
人民網長沙1月27日電 春節假期雖已接近尾聲,長沙的旅游熱潮卻并未下降,各大景區依然人潮涌動。位于橘子洲上的長沙非物質文化遺產館,借助景區地理位置優勢,融合自身文化特質,推出了一系列集觀賞性、互動性、趣味性于一體的文旅惠民體驗活動。
據長沙非物質文化遺產館工作人員介紹,每天早上九點半開館,十點館門口便排起長隊。據統計,大年初三開館以來,1月24日進館人數就達到11000余人,1月25日13000余人,1月26日12000余人,連日來每天進館游客都突破了萬余人,比往年春節假期參觀人數增加了十倍。
館內游客觀看著一件件珍貴精美的非遺作品,聽講解員講述長沙非遺人的匠心傳承故事。除精彩的基本展陳外,在春節期間,長沙非物質文化遺產館策劃了以生肖“兔”元素為主題的“以兔之名 星城有禮”——長沙非遺文創展,不僅有非遺大師作品驚艷亮相,大批非遺新生代傳承人也順勢推出兼具設計感與實用性的兔年非遺文創,吸引了大批游客的目光。
與展覽區緊緊相連的“長沙非遺匠人坊”消費勢頭人氣旺盛。不少游客在游覽完文創展后,紛紛去“長沙非遺匠人坊”進行咨詢購買。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湘繡的擺件、首飾盒、掛飾、長沙窯銅官陶瓷的茶具、瀏陽夏布包、和香香囊等傳統與現代碰撞融合的非遺文創產品深受游客親睞,不少外地游客還關注線上平臺,方便日后繼續購買。今年春節假期以來,線上線下累計銷售額已突破了10萬元,銷售了8000多件非遺文創商品。
同樣在館內二樓的非遺傳習所內,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歡度新年·喜迎新春”樂玩非遺惠民非遺體驗活動也是人潮如織。長沙棕葉編、長沙剪紙、長沙謎語......諸多非遺傳承人在此教學,游客進館便可免費體驗,親自動手制作獨一無二的非遺新年禮物。
長沙謎語市級代表性傳承人喻繼賢特意創作了上百條融入長沙本土地域知識的原創謎語,并在開啟了現場分組有獎競猜比賽模式,競猜之余還對長沙本土文化進行講解解答,吸引了大批游客參與互動。
在長沙文旅市場強勁復蘇的勢頭中,長沙非物質文化遺產館推出了系列接地氣、聚人氣、有新意的文旅惠民活動,讓非遺+旅游為春節假期增添一道文化靚色。
獨具特色的湖湘傳統文化強勢回歸,讓來自五湖四海的游客觀眾在館內實現賞玩學品購“一站式”體驗,品味中國年長沙味,在橘洲之上的長沙非物質文化遺產館里歡度文化年。(林洛頫、宋林)
作為世界上最古老的運河,一個數字難掩其中的自豪,中國大運河比十九世紀修筑的蘇伊士運河長十多倍,比1914年通航的巴拿馬運河長三十幾倍,比世界十大運河加起來的總長度還要長。面對如此宏大的工程,榮膺世界遺產項目稱號名副其實,眾望所歸。都說上善若
中國大運河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供圖“館內詳細展現運河沿線非遺項目的同時,還設置了不少互動點位,為游客打造沉浸式體驗場景。”常恩福表示,市民、游客能在一步一景中體會大運河流域多元文化與非遺技藝的魅力。
“五一”假期以來,江門開平市赤坎華僑古鎮以“赤坎有咖味”咖啡文化節為核心,在3公里騎樓長廊中掀起文旅新風潮。從百年前赤坎人帶回的咖啡豆,到每日都有大型文藝演藝活動的文旅融合模式,赤坎華僑古鎮通過咖啡節實現了“華僑記憶-社區參與-產業創新”的
陳學朝展示剛剛出爐的小箬禮餅。陳學朝自小就十分喜愛吃禮餅,從17歲開始學習制作傳統禮餅,如今已經37年了。盡管店鋪位于鄉間,但學朝禮餅店制作的禮餅始終供不應求。陳學朝表示,未來,他計劃在保留核心工藝的基礎上,進一步探索低糖、小分量等健康化改
昨天,榮成漁民號子原生態民俗表演團15名演職人員啟程前往古都開封,代表山東省參加2017中國(開封)清明文化節暨全國民歌大賽及展演活動。據了解,2017中國(開封)清明文化節暨全國民歌展演活動,將于3月31日—4月2日在河南省開封市清明上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