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網-湖南頻道
長沙剪紙傳承人在進行教學。受訪單位供圖
游客在選購非遺文創產品。受訪單位供圖
游客在參觀非遺文創展。受訪單位供圖
游客與兔年非遺文創合影。受訪單位供圖
兔年非遺文創作品。受訪單位供圖
兔年非遺文創品吸引了眾多游客。受訪單位供圖
獨具特色的兔年非遺文創。受訪單位供圖
人民網長沙1月27日電 春節假期雖已接近尾聲,長沙的旅游熱潮卻并未下降,各大景區依然人潮涌動。位于橘子洲上的長沙非物質文化遺產館,借助景區地理位置優勢,融合自身文化特質,推出了一系列集觀賞性、互動性、趣味性于一體的文旅惠民體驗活動。
據長沙非物質文化遺產館工作人員介紹,每天早上九點半開館,十點館門口便排起長隊。據統計,大年初三開館以來,1月24日進館人數就達到11000余人,1月25日13000余人,1月26日12000余人,連日來每天進館游客都突破了萬余人,比往年春節假期參觀人數增加了十倍。
館內游客觀看著一件件珍貴精美的非遺作品,聽講解員講述長沙非遺人的匠心傳承故事。除精彩的基本展陳外,在春節期間,長沙非物質文化遺產館策劃了以生肖“兔”元素為主題的“以兔之名 星城有禮”——長沙非遺文創展,不僅有非遺大師作品驚艷亮相,大批非遺新生代傳承人也順勢推出兼具設計感與實用性的兔年非遺文創,吸引了大批游客的目光。
與展覽區緊緊相連的“長沙非遺匠人坊”消費勢頭人氣旺盛。不少游客在游覽完文創展后,紛紛去“長沙非遺匠人坊”進行咨詢購買。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湘繡的擺件、首飾盒、掛飾、長沙窯銅官陶瓷的茶具、瀏陽夏布包、和香香囊等傳統與現代碰撞融合的非遺文創產品深受游客親睞,不少外地游客還關注線上平臺,方便日后繼續購買。今年春節假期以來,線上線下累計銷售額已突破了10萬元,銷售了8000多件非遺文創商品。
同樣在館內二樓的非遺傳習所內,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歡度新年·喜迎新春”樂玩非遺惠民非遺體驗活動也是人潮如織。長沙棕葉編、長沙剪紙、長沙謎語......諸多非遺傳承人在此教學,游客進館便可免費體驗,親自動手制作獨一無二的非遺新年禮物。
長沙謎語市級代表性傳承人喻繼賢特意創作了上百條融入長沙本土地域知識的原創謎語,并在開啟了現場分組有獎競猜比賽模式,競猜之余還對長沙本土文化進行講解解答,吸引了大批游客參與互動。
在長沙文旅市場強勁復蘇的勢頭中,長沙非物質文化遺產館推出了系列接地氣、聚人氣、有新意的文旅惠民活動,讓非遺+旅游為春節假期增添一道文化靚色。
獨具特色的湖湘傳統文化強勢回歸,讓來自五湖四海的游客觀眾在館內實現賞玩學品購“一站式”體驗,品味中國年長沙味,在橘洲之上的長沙非物質文化遺產館里歡度文化年。(林洛頫、宋林)
1月31日,長沙嗩吶非遺傳承人李科洪因病逝世,享年76歲。李科洪的一生,都圍繞“嗩吶”二字不懈奮斗。今日的“李氏嗩吶”吹奏中,訴說著對李科洪的哀思。李科洪與嗩吶的結緣,從9歲開始說起。李科洪對嗩吶的熱愛,也影響著他的子孫。“父親的嗩吶事業,
共敘運河情”揚臺大學生非遺文化研習之旅在我市展開,來自新北、臺中、屏東等島內縣市以及江蘇南通、浙江紹興、安徽馬鞍山、山東濰坊等大陸城市在揚就讀的20余名大學生,近距離體驗了揚州剪紙、廣陵古琴等非遺文化。
每一把漆扇都凝聚著孩子們對傳統文化的敬仰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孩子們接過新衣時,純真的笑容洋溢在臉上,興奮之情溢于言表。下一步,安居苑社區婦聯將持續聚焦困境兒童群體的需求,開展更多形式多樣的關愛活動,用溫暖與陪伴為孩子們點亮成長之路,助力他們
3月19日,湖南省邵陽市雙清區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寶慶油布傘制作技藝培訓班。未來,雙清區將依托這些非遺項目,開發更多兼具文化內涵與參與性的文旅產品,如非遺研學線路、民俗體驗活動等,推動非遺活態傳承,助力雙清文旅向著更高質量、更具特色的方向大
一縷清香、一匹藍布、一張紅紙……在距離長沙市區僅一小時車程的寧鄉市大成橋鎮,匯聚著溈山制香、植物染豆花布和非遺剪紙三種非遺體驗。該鎮以農文旅結合的創新方式吸引八方來客,成為鄉村旅游的新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