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國家級非遺項目進樓宇,上班族體驗剪“福”字迎新春
作為國家級非遺項目的“上海剪紙”有著獨特的“海派”風格。近年來楓林街道一直致力于“上海剪紙”的傳承、保護、發揚和不斷創新。農歷春節將至,為了弘揚中華傳統文化,楓林社區文化活動中心走進樓宇園區,為轄區單位的白領們,帶來一堂別開生面的剪紙課,剪出一幅幅喜慶的“福”字,迎接春節的到來。
在楓林國際大廈,剪紙老師一邊介紹剪紙的小技巧,一邊親自演示。小小的一把剪刀在老師手中十分“聽話”,沒一會一只活靈活現的小兔子剪紙便誕生了,吸引了不少上班族躍躍欲試。考慮到很多人是第一次接觸剪紙,楓林社區文化中心特意準備了一幅已經畫好的“福”字,“福”的左半邊還被設計成一只憨態可掬的兔子形象,與即將到來的兔年遙相呼應。大家只需要按照輪廓線剪出來就能得到完美的剪紙作品。剪紙看著簡單,但上手后才知道沒那么容易。曹女士是第一次體驗非遺剪紙,感覺很是新奇,小心翼翼地剪著,生怕損壞了圖案,“感覺剪紙很有意思,老師教得也非常仔細,正好要過年了,這個‘福’字剪好還能帶回去貼在家里。”有曹女士這樣想法的人很多,大家都準備將自己親手剪出來的“福”字帶回家,增添新春的氛圍。
在剪紙老師的指導下,陸續有人完成剪紙,一幅幅可愛、喜慶的“福”字,營造了春節歡樂、喜慶氛圍,也將非遺剪紙文化呈現給更多人。
來源:上海徐匯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剪紙傳承人徐長琴為了提升剪紙技藝,徐長琴自費到外地學習,參加比賽,拜訪全國剪紙代表性傳承人和名家。眾多榮譽不僅是對徐長琴剪紙藝術的肯定,也是對她傳承非遺的贊賞。徐長琴將永葆初心,用她的雙手創作出更多精美的剪紙作品,讓這項非遺技藝真正地在昌吉
共敘運河情”揚臺大學生非遺文化研習之旅在我市展開,來自新北、臺中、屏東等島內縣市以及江蘇南通、浙江紹興、安徽馬鞍山、山東濰坊等大陸城市在揚就讀的20余名大學生,近距離體驗了揚州剪紙、廣陵古琴等非遺文化。
近日,南通市非遺剪紙代表性傳承人李海烽將家鄉地標與剪紙藝術巧妙結合,精心創作出多幅富有特色的剪紙作品。文峰塔、支云塔、電視塔、美術館、蘇通大橋等元素“躍然紙上”,給人帶來全新的城市印象。根據兩個字的橫豎撇捺,將文峰塔、支云塔和蘇通大橋等南通
清明時節,傳統文化體驗官查仲豪與馮彥雯走進山東省泰安市岱岳區夏張鎮,探訪傳承千年的泰山律家陶笛與泰山西御道剪紙,沉浸式體驗泰山非遺的匠心與韻味。”在他的引導下,體驗官們欣賞了以傳統文化“二十四節氣”為主題的剪紙作品。
“我覺得剪紙特別有趣,通過跟老師學習,我學會了很多剪紙的技藝,知道了剪紙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文化內涵,我自己動手剪出了漂亮的作品,特別有成就感,同時也為我們優秀的傳統文化而感到自豪。作為一名非遺剪紙傳承人,希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能夠持續傳承發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