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期間
在文化和旅游部非遺司的業務指導下
由@微博非遺、@文旅中國、新浪地方站
聯合全國各地非遺保護協會
共同發起的
“微博#非遺公開課#”系列活動
在新浪微博上火熱進行中
此系列活動旨在推出
非遺項目數字化展示、教學和普及
為網友提供一種足不出戶
學習全國優秀非遺項目的機會
線上活動期間
系列話題#非遺看四川#
截至3月12日
該話題閱讀達804.8萬,討論量2427次
活動中
四川非遺人積極行動
錄制視頻參與線上非遺公開課
以豐富多彩又接地氣的形式
為疫情防控宣傳貢獻力量
讓大家“宅”在家里
也能感受豐富多彩的文化~
2月14日-3月7日三周
累計推出全國14省市共68期
其中四川共20期
涉及傳統體育、游藝與雜技
傳統美術、傳統技藝等多個門類
青城武術、蜀繡針法、道明竹編
西路邊茶、成都面塑、川菜
自貢扎染、自貢龔扇
……
這些四川非遺項目廣受網友喜愛
大家紛紛參與到相關討論中
跟著視頻一起學習
創作了形式多樣的作品
四川作為非遺大省,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豐富,但由于多種原因的影響,部分項目瀕臨消亡,亟待保護和發揚。因此未來非遺需要我們去傳承,去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
據“文旅中國”官方微信,“微博#非遺公開課”活動將會一直延續,如果您也感興趣,想為非遺傳承助力,可以在“文旅中國”微信公眾后臺或者私信@文旅中國 微博進行投稿!如果您對活動有疑問,也可以直接將視頻發送至省非遺中心:ichfysc@163.com。
圖源:@微博非遺
編輯 | 古 霞 排版 | 古 霞
校對 | 劉 念 責編 | 韓曉冬
投稿郵箱:ichfysc@163.com
漆藝作為我國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具有實用與藝術完美結合的獨特魅力。中國是漆文化資源的大國,盛產優質天然漆,也是出土古漆器最多的文明古國。漆器是中國古代在化學工藝及工藝美術方面的重要發明。中國四大漆器:至元代,揚州已成全國漆器制作中心。
宜賓燃面非遺國慶兩大一小開著納米01出發宜賓-自貢三日游,第1天上午出發前往宜賓,全程290公里,由于下雨高速開的慢點早上8:30出發,加上中間充電差不多接近1點才到
人生七十古來稀,而今年已70歲高齡的“撲蝴蝶”非遺文化表演者李廣武卻像個生龍活虎的年輕人,每日輾轉騰挪,又撲又跳地活躍在古城非遺展演現場,成為古城游的一道亮麗風景,深受中外游客喜愛。
在東北長白山這片神奇的土地上,漢族和少數民族共同棲息,創造了燦爛的文化。他這一學才知道,原來王成貴的老叔在一家大糖坊里當案子師傅,他打小跟老叔學吹糖人,動物、人物、花草都會吹捏,甚至會動會走。再說,這手藝也是老人一輩子傳下來的玩藝呀。
在長沙瀏陽,張坊鎮上洪村道官沖非遺生態村正以豐富的體驗項目帶領游客“玩轉”非遺。這是五一期間研學館與篷蒲皮影合作推出的新體驗。據了解,道官沖目前正在建設活字印刷研學館與皮影戲館,以期為游客了解學習傳統文化、非遺生態提供更多元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