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春節期間將有哪些非遺活動?假日旅游有哪些新舉措?這場發布會權威解答
央廣網北京12月29日消息(記者黃玉玲)隨著元旦和春節假期的即將來臨,冬季旅游將持續升溫。28日,文化和旅游部召開第四季度新聞發布會,介紹了春節期間非遺宣傳展示活動特點和多措并舉促進旅游消費和市場供給。
春節期間龍舞、獅舞、年畫等非遺活動精彩紛呈
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副司長李曉松介紹,春節期間,將根據小年、除夕、大年初一、元宵等時間節點推出“趕大集買年貨”“曬團圓年夜飯”“舞動中國龍”“點亮中國燈”等話題討論、直播活動。
資料圖:四川成都廟會上火龍翻騰(圖片來源:CFP)
李曉松表示,春節、元宵節是中華民族重要的傳統節日,也是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與春節、元宵節相關的龍舞、獅舞、年畫、剪紙、燈會、廟會等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共有200多項。春節也是各地廣泛開展非遺傳承實踐等活動的重要時間節點。
2023年春節非遺宣傳展示活動中,將動員和組織廣大非遺傳承人、非遺工作者等,廣泛開展非遺傳承實踐等相關活動,找到傳統文化和現代生活的連接點,著力推動全國人民廣泛參與、自覺成為非遺保護傳承的弘揚者和實踐者。
他強調,支持與春節相關的各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全面開展非遺相關活動。剪紙、木版年畫、燈彩、彩扎等與年節裝點相關的非遺項目要著力營造濃厚的節日氛圍;舞龍、舞獅、燈會、廟會等群體性強的非遺項目要不斷擴大群眾參與度;傳統工藝類非遺項目要加大傳統工藝產品供給,為人民提供豐富的節慶文化產品。
2021年、2022年春節元宵節期間,連續兩年舉辦“文化進萬家——視頻直播家鄉年”活動,讓人民群眾及海外華人華僑通過網絡感受到家鄉年味和歡樂喜慶過大年的濃厚氛圍。新年期間,將繼續舉辦“文化進萬家——視頻直播家鄉年”活動。
此外,記者了解到,今年還會開展以“賞年畫過大年”為主題的新年畫聯展活動。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務司副司長朱渤介紹,目前共征集到農民畫、木版年畫等新年畫作品1068件,從中將遴選部分優秀作品,在元旦春節期間組織線上線下的展覽展示活動,進一步豐富兩節期間群眾文化生活。一是在有條件的地區開展線下巡展。根據各地具體情況,目前考慮依托各級文化館(站)、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等,結合當地兩節活動,舉辦系列優秀新年畫作品的線下展覽、公益講座、互動體驗、交流展示等文化活動。二是上線“云上年畫展”。國家公共文化云等線上平臺將舉辦“賞年畫 過大年”——云上年畫展,通過“賞年畫”“講年畫”“繪年畫”“尋年畫”“樂年畫”等欄目,展示優秀新年畫作品,開展豐富多彩的線上互動交流活動。
發展旅游是擴大內需、促進消費的重要舉措
面對即將到來的元旦和春節假期,如何促進旅游消費活力?文化和旅游部資源開發司一級巡視員王鶴云透露,針對冬季旅游特別是即將到來的元旦、春節等假日旅游,文化和旅游部將在供需兩側同時發力。
在消費引導方面,將組織開展“打卡旅游休閑 打開歡樂春節”2023新春旅游推廣活動,鼓勵各地推薦更多休閑游、微度假等周邊游產品,推動旅游景區、旅游度假區、旅游休閑街區、鄉村旅游重點村鎮等因地制宜做好春節假日市場供給,推出具有冬季特色的休閑體驗項目,開展豐富多彩的旅游休閑和民俗活動,依托12家國家級滑雪旅游度假地組織開展“歡樂冰雪旅游季”活動,把“旅游迎春、休閑過年”作為人民群眾美好生活的生動體現。
資料圖:內蒙古呼和浩特發展鄉村冰雪旅游經濟(圖片來源:CFP)
在市場供給方面,將深入實施《關于推動露營旅游休閑健康有序發展的指導意見》《戶外運動產業發展規劃(2022-2025年)》等政策文件。推出新一批國家級滑雪旅游度假地,更好引導戶外休閑運動等新業態發展,指導各地持續加大前面已經介紹過的鄉村旅游,以及工業旅游、冰雪旅游、海洋旅游、度假休閑旅游等特色產品供給,通過加強增量、優化存量,創新和豐富產品供給方式。
“針對紅色旅游,我們近期首次推出了山東省臨沂市等10家全國紅色旅游融合發展試點單位,著力提升紅色旅游發展綜合效益。同時,將在去年‘建黨百年紅色旅游百條精品線路’的基礎上,編輯發布《大國重器紅色旅游精品線路路書》(下稱《路書》)。《路書》聚焦重大科技創新工程、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工程、重大國土空間布局建設工程等,梳理出30條精品線路,并對沿線的特色景區、行程規劃、游玩錦囊、路況、餐飲等做了詳細介紹。”王鶴云說。
王鶴云表示,發展旅游是擴大內需、促進消費的重要舉措。旅游消費的恢復和發展需要社會各方面共同努力。“盡管受疫情影響,近三年的旅游消費受到一定的抑制,但我們相信隨著疫情防控優化措施的實施,旅游消費活力將會加快恢復。”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豫北平原初醒,衛河如一條鎏金的綢帶,流淌在廣袤大地。明清時期,滑縣每天都有數百艘漕船經過,也為這里帶來了南來北往的故事。當年道口燒雞能香飄千里,全靠運河商船帶向南北。
作為世界上最古老的運河,一個數字難掩其中的自豪,中國大運河比十九世紀修筑的蘇伊士運河長十多倍,比1914年通航的巴拿馬運河長三十幾倍,比世界十大運河加起來的總長度還要長。面對如此宏大的工程,榮膺世界遺產項目稱號名副其實,眾望所歸。都說上善若
中國大運河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供圖“館內詳細展現運河沿線非遺項目的同時,還設置了不少互動點位,為游客打造沉浸式體驗場景。”常恩福表示,市民、游客能在一步一景中體會大運河流域多元文化與非遺技藝的魅力。
“五一”假期以來,江門開平市赤坎華僑古鎮以“赤坎有咖味”咖啡文化節為核心,在3公里騎樓長廊中掀起文旅新風潮。從百年前赤坎人帶回的咖啡豆,到每日都有大型文藝演藝活動的文旅融合模式,赤坎華僑古鎮通過咖啡節實現了“華僑記憶-社區參與-產業創新”的
陳學朝展示剛剛出爐的小箬禮餅。陳學朝自小就十分喜愛吃禮餅,從17歲開始學習制作傳統禮餅,如今已經37年了。盡管店鋪位于鄉間,但學朝禮餅店制作的禮餅始終供不應求。陳學朝表示,未來,他計劃在保留核心工藝的基礎上,進一步探索低糖、小分量等健康化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