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米東區啟動非遺展示周活動。圖為展示的非遺產品蛋雕。
圖為展示的非遺產品哈薩克族刺繡。(烏魯木齊晚報全媒體記者宋建華攝)
新疆網訊(烏魯木齊晚報全媒體記者宋建華)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的蛋雕工藝品,色彩艷麗、構圖緊湊的哈薩克族刺繡,雍容典雅的特色服飾……在米東區啟動的“2022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暨第十屆新疆非物質文化遺產周”(以下簡稱“非遺展示周”)活動中,非遺傳承人們帶來了拿手的作品。
近年來,米東區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積極培養傳承人,讓非物質文化遺產綻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同時立足非遺傳統發掘市場力量,通過非遺項目促進創業就業,帶動農旅融合,激活鄉村文化旅游資源,賦能鄉村振興。
融入生活,助力鄉村就業
米東區非遺展示周將持續到本月17日,共展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1項、自治區級非遺項目2項、烏魯木齊市級非遺項目9項、米東區級非遺項目1項。
近年來,米東區鼓勵非遺與現代生活相連接,發揮非遺與生產生活密切關聯的優勢,通過非遺產品帶動就業。
在啟動儀式上,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回族刺繡代表性傳承人馬清潔帶來了自己新設計的旗袍,還邀請模特進行了一場旗袍走秀,成了活動現場的亮點。
自幼喜歡制衣的馬清潔從服裝職業學校畢業后,開始跟隨新疆蘇繡大師錢美榮學習,最終將蘇繡與疆繡融合,自成一派,成為非遺傳承人。
憑著巧手,在各級政府的支持下,馬清潔開合作社、辦企業,還建起服裝刺繡孵化基地,帶領農村女性繡出一條致富之路。
馬清潔還積極創新,尋找非遺與市場融合的道路,“傳承傳統技藝,老的東西要堅持,但要跟時代融合,讓非遺融到大家生活中,才能一代一代傳下去。”
近年來,馬清潔開始開發手工刺繡旗袍私人定制項目,同時推出嬰幼兒手工服飾,還積極研發刺繡旅游手工藝品,產品銷路都不錯。
拿著模特穿的一件旗袍,馬清潔介紹,這件旗袍用的是現在最流行的旗袍款式,傳承的是傳統服飾壓花、盤扣、絨繡、垛繡等工藝,是公司銷量最好的產品。
通過公司+合作社的模式,馬清潔免費培訓技藝,先后帶動了400余名農村婦女創業就業?!坝辛擞唵危瑢W的人多了,拿到產品的人能了解傳統技藝,傳統技藝也能更好傳承?!瘪R清潔說。
烏魯木齊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蛋雕傳承人魏登軍,不僅免費教授青少年學習蛋雕技藝,還打算通過農旅融合形式,在鄉村設立抖音直播間宣傳非遺,帶動鄉村旅游。
“為非遺產品找到市場,讓更多人掙到錢,才有動力學習,非遺才能更好傳承?!蔽旱擒娬f。
借力電商,為非遺插上翅膀
這兩天,在米東區最遠的村柏楊河哈薩克民族鄉梧桐窩子村,40歲的烏魯木齊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哈薩克族刺繡代表性傳承人布麗恒·哈布拉哈提,正帶著7名村上的繡娘趕制一批婚禮用品訂單。
這些訂單來自哈密。能接上這么遠的訂單,布麗恒·哈布拉哈提要感謝電商銷售模式給非遺產品的助力。
布麗恒·哈布拉哈提大學畢業后嫁到了梧桐窩子村,她憑著從小就學習到的刺繡技藝和大學所學的美工專業,專心鉆研刺繡工藝,成為非遺傳承人,還開起工作室,帶領村上女性一起致富。
“剛開始,我們就在附近鄉村接訂單,訂單不多?!辈见惡恪す祭嵴f,在政府幫助下,他們開始通過電商銷售刺繡產品,并將產品賣到全疆各地。
去年,在政府支持下,布麗恒·哈布拉哈提招到銷售代理人,開始通過直播宣傳非遺、聯系訂單。如今,布麗恒·哈布拉哈提工作室的刺繡成了熱銷產品,產品還銷往疆外。
同樣通過網絡宣傳非遺的還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新疆“花兒”代表性傳承人王秀芳,她在政府的幫助下通過抖音、微信等平臺宣傳新疆“花兒”。
“非遺傳承,也要抓住現代人的習慣,大家喜歡看手機,我們就通過手機唱,有了人氣,大家感興趣,學習的就多,傳承的就好。”王秀芳說。
聲明: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并未作任何商業用途,旨在為公眾傳遞更多信息、服務大眾。如因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務必在相關作品發表之日起30日內進行,我們將在24小時內移除相關爭議內容。
上一篇
中國大運河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供圖“館內詳細展現運河沿線非遺項目的同時,還設置了不少互動點位,為游客打造沉浸式體驗場景?!背6鞲1硎?,市民、游客能在一步一景中體會大運河流域多元文化與非遺技藝的魅力。
杭州博物館:歷史文化的集大成者杭州博物館可是杭州歷史文化的“代言人”。中國絲綢博物館:絲綢文化的夢幻之旅絲綢可是中國的一張亮麗名片,而中國絲綢博物館就是展示絲綢文化的絕佳之地。杭州工藝美術博物館:傳統工藝的魅力殿堂
非物質文化遺產logo設計理念通常體現傳承、獨特性等。下面小編將為大家介紹非物質文化遺產logo的設計理念及常見元素,一起來了解一下吧。一、非物質文化遺產logo設計理念有哪些?體現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獨特性和多樣性,展示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特
泉州是座歷史悠久的城市,不僅以其獨特的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吸引著游客,更以其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讓人流連忘返。位于泉州僑鄉體育中心內的泉州非物質文化遺產館,就是一座集展示、傳承、研究和教育為一體的文化殿堂。除了豐富的展品展示,非遺館還設有非遺
7月17日,學校“牛鼓喧天,遺然‘志’得”暑期社會實踐團相繼走進陜西非物質文化遺產陳列館(以下簡稱陳列館)、西安非物質文化遺產博物館(以下簡稱非遺館)參觀學習,切身感受非遺魅力,助推非遺傳承發展,堅定文化自信。陳列館是陜西首個全面、系統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