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剡山小學迎來了一位尊貴的客人,他是首批嵊州竹編的國家級非遺傳承人俞樟根。他進入剡山小學的“剡編竹藝”課堂,深入了解了剡山小學開展竹編課進行竹編技藝傳承的情況。隨同俞樟根老人一同到訪的還有央視專題紀錄片欄目組的記者,對俞樟根老人的到訪進行了全程跟蹤拍攝。
走訪活動中,學校竹編教室負責老師駱玲萍,向俞樟根老人認真介紹了學校開辦“剡編竹藝”竹編課的情況,并向到訪來賓展示了學生手工編織的竹編作品,并對在教學實踐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向俞樟根老人虛心討教經驗和方法。俞樟根老人饒有興致的查看了學生一件件“稚嫩”的作品,并對學生的作品給予了高度評價。最后,他還為學校“剡編竹藝”課的學生生動講述了自己的“竹編記憶”和“竹編情懷”,勉勵同學好好學習,為嵊州竹編技藝的傳承發出自己的光和熱。
學校校長周幼紅全程陪同參與了走訪活動,向俞樟根老人和到訪的來賓認真介紹了學校的歷史和竹編技藝傳承的情況,將“剡編竹藝”課的校本教材贈送給到訪來賓,并陪同他們參觀了學校竹編工藝品展示廊。周校長表示,希望通過學校“剡編竹藝”課的深入開展,將新鮮的“血液”織入竹編國家非遺傳承人俞樟根攜央視走訪剡山小學了解竹編技藝傳承,為嵊州竹編技藝的傳承貢獻學校的綿薄之力。
據了解,剡山小學竹編工藝傳承班已經悄然走過了第二個年頭,固定在每周三下午“快樂學習坊”時段開課。學校還專門聘請嵊州竹編老藝人為指導老師,這之中很多均是國寶級竹編藝人俞樟根老人的弟子,他們每周不辭辛勞來校親自傳授編織技藝。嵊州素有“竹編之鄉”的美譽,學校希望通過自身的努力,開拓剡山學子的課堂視野,為嵊州“非遺”竹編技藝的傳承和發展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供稿:剡山小學 黃澤明
匠心致遠”好地方非遺人文資源育人實踐團隊走進揚州漆器廠,開展實踐調研,以青年視角探索非遺技藝的傳承路徑,用創新思維為傳統工藝注入時代活力。其間,團隊成員與全國輕工技術能手、市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市工藝美術大師王永霞面對面交流,聆聽傳承故事,
為推行五育并舉,做好學校傳統文化教育。六安市裕安區雷鋒路小學立足本土文化率先成立紅·藝工坊開設特色多項美育融合課程。2020年,紅·藝工坊結合六安瓜片的非遺文化,將茶文化引進校園
這是海淀區非遺進校園成果展的活動之一,5位非遺傳承人走進課堂,向小學生們傳授非遺技藝。該校多個學生非遺社團展示了學習成果。目前,海淀區已實現非遺進校園全覆蓋。石油附小校長夏明霞表示,該校作為非遺傳承基地校,將持續把傳統文化融入校本課程,激發
校長對實踐團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強調活動期間要始終將師生安全放在首位,期待通過此次活動讓孩子們感受傳統音樂文化的魅力,助力非遺文化傳承。該校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筠連縣巡司鎮武德小學將持續推動非遺文化進校園,讓更多孩子在傳統音樂的滋養中成長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理解家鄉的民間藝術的歷史和文化背景,發展學生的創新意識。表演:學生分組進行傳統音樂表演,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表演:學生展示自己創編的舞蹈,欣賞并進行互動。分享心得:學生分享繪畫過程和心得體會,展示自己的成果。進行學生的聽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