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竹山:非遺文化進校園
新華社2023-05-25 16:
近年來湖北竹山:非遺文化進校園,湖北省十堰市竹山縣廣泛組織開展非遺傳承人培訓、非遺進校園、非遺進景區、非遺活動展演、非遺文化旅游節等系列活動,有效促進了非物質文化遺產“活態”傳承和保護。
竹山堵河皮影戲主要采用湖北省十堰市竹山縣地方語言演唱,唱腔主要有“竹山高腔”、山二黃、越調等,用民間打擊樂、管弦樂伴奏。竹山堵河皮影在2011年被列入湖北省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具有很強的藝術性和觀賞性,能表演《三代四狀元》《百忍堂》《試狀元》等經典古戲,也能融入《十顆星》《精準扶貧》《上門女婿》等時代新篇,深受群眾歡迎。
↑2023年5月24日,在湖北省十堰市竹山縣深河鄉九年一貫制學校,民間藝人李勝海(右二)在指導學生學習竹山堵河皮影戲。/章磊 攝
↑2023年5月24日,在湖北省十堰市竹山縣深河鄉九年一貫制學校,學生王雪瑞(左)、徐婷婷(右)在學習竹山堵河皮影戲的唱腔、手技。/章磊 攝
↑2023年5月24日,在湖北省十堰市竹山縣深河鄉九年一貫制學校,學生在學習竹山堵河皮影戲。/章磊 攝
↑2023年5月24日,在湖北省十堰市竹山縣深河鄉九年一貫制學校,民間藝人李勝海(中)在指導學生學習竹山堵河皮影戲。/章磊 攝
↑2023年5月24日,在湖北省十堰市竹山縣深河鄉九年一貫制學校,民間藝人常開清(右一)在指導學生學習竹山堵河皮影戲。/章磊 攝
↑2023年5月24日,在湖北省十堰市竹山縣深河鄉九年一貫制學校,學生在學習竹山堵河皮影戲鑼鼓點子打法。/章磊 攝
孩子們爭相舉手,在皮影短片預熱下,一場非遺文化傳承課正悄然展開,這是近日在湖北大學文學院推普實踐團隊的皮影非遺課堂上的生動一幕。孩子們展示皮影孩子們觀看《皮影的起源》孩子們獨自創作屬于自己的小皮影孩子們舉著作品展示時,古老皮影戲仿佛獲得新生
館內展陳集圖文、實物、視聽、手作和交流于一體,體現了“非遺盛宴、古都寶典、活態體驗、多維呈現”的鮮明特色;通過“非遺館探秘”“劇本殺”等新型表現方式,促進非遺融入生活,成為時尚,推動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為讓園區親子家庭對東莞非遺傳統文化有更深入的認識,5月28日,松山湖婦聯、松山湖關工委、松山湖少工委聯合開展“識東莞非遺·做文化傳人”親子周末營系列活動。來自松山湖園區的20組親子家庭在這里領略石龍非遺的美和獨特,感受指尖傳承的工匠精神。
校長對實踐團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強調活動期間要始終將師生安全放在首位,期待通過此次活動讓孩子們感受傳統音樂文化的魅力,助力非遺文化傳承。該校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筠連縣巡司鎮武德小學將持續推動非遺文化進校園,讓更多孩子在傳統音樂的滋養中成長
大學生們在長江頭條的分享里,寫滿了他們與非遺匠人共同參與制作的生動場景。長江頭條為大學生們提供了一個施展創意、助力非遺“破圈”的廣闊舞臺。當大學生將非遺文化實踐成果匯入長江頭條平臺,一場“青創賦能傳統”的化學反應正在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