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了云南省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145項)和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擴展項目名錄(62項),其中,西雙版納共18個項目入選,項目內容涵蓋民間文學、傳統音樂、傳統技藝、傳統舞蹈、傳統醫藥和民俗6大類。
具體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吧!
入選云南省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的有:
西雙版納州傣族民間文學《巴塔麻嘎捧尚羅》《千瓣蓮花》《蘭嘎西賀》
景洪市基諾族傳統音樂《基諾族民歌(啥高)》《基諾族竹筒樂》(奇科·布姑)
西雙版納州傣族傳統技藝《竹樓營造技藝》《龍舟制作技藝》
勐海縣傣族、哈尼族、拉祜族、布朗族、景頗族等民族傳統技藝《雞肉烹制技藝》(勐海烤雞制作技藝)
西雙版納州傣族、布朗族民俗《蘇瑪禮俗》
入選云南省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擴展項目名錄的有:
西雙版納州哈尼族傳統音樂《哈尼族民歌》
傣族傳統舞蹈《傣族孔雀舞》
勐海縣布朗族傳統舞蹈《象腳鼓舞》(布朗族象腳鼓舞)
西雙版納州傣族傳統技藝《銀飾鍛制技藝》(西雙版納傣族銀飾鍛制技藝)
景洪市傣族傳統技藝《紅糖制作技藝》(傣族傳統手工紅糖制作技藝)
西雙版納州漢族、彝族、傣族、回族傳統技藝《普洱茶制作技藝》(古六大茶山貢茶制作技藝)
西雙版納州傣族傳統醫藥《傣醫藥》(包藥療法、拖擦療法)、《傣醫藥》(四塔藥膳湯)
西雙版納州傣族民俗《傣族服飾》
來源:西雙版納報 羅桂華編輯:馬濤 朵瑪 鄧倩
)景泰年間盛行,制作技藝比較成熟,且使用的琺瑯釉多以藍色為主,故而得名。明代工藝品的名字大都先強調年號,然后再強調東西本身,但景泰藍不是在景泰年間出現,而是在元代就出現了,到了景泰年間,皇家的重視使它,因此有了今天這樣一個通俗易懂且帶有文學
每一把漆扇都凝聚著孩子們對傳統文化的敬仰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孩子們接過新衣時,純真的笑容洋溢在臉上,興奮之情溢于言表。下一步,安居苑社區婦聯將持續聚焦困境兒童群體的需求,開展更多形式多樣的關愛活動,用溫暖與陪伴為孩子們點亮成長之路,助力他們
閔行非遺非遺交流展笻竹工藝品制作技藝笻竹工藝品制作技藝閔行·淮南非遺交流展展品搶先看現場的工藝品分為精品家具類、茶文化伴侶類、文創類和辦公休閑類,既有樂趣又優雅。筇竹及筇竹杖從物象到意象,見證了我國造物文化內涵的演變。筇竹工藝品既具有實用性
人生七十古來稀,而今年已70歲高齡的“撲蝴蝶”非遺文化表演者李廣武卻像個生龍活虎的年輕人,每日輾轉騰挪,又撲又跳地活躍在古城非遺展演現場,成為古城游的一道亮麗風景,深受中外游客喜愛。
近日,記者走進南昌市非物質文化遺產“萬家繪染布畫”傳承人萬陽智的工作室內,一幅繪染布畫《雄鷹振翅圖》現場繪就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