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喜訊!迪慶州21個非遺項目入選省級第五批非遺項目名錄
近日,云南省人民政府發布《關于公布云南省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的通知》,迪慶州21個非遺項目榜上有名。
近年來,迪慶州國家級民族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建設成效明顯,走出了迪慶民族文化建設的特色之路。迪慶創造性地開展保護區工作,建立和完善非遺保護工作體制機制,做好非遺保護成果出版發行和宣傳平臺建設工作,加快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民族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建設有關立法工作。為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迪慶州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提供了重要保障。
迪慶州非物質文化遺產眾多,是迪慶文化的“根”與“本”。
納西族傳統紡麻技藝
“納西族傳統紡麻技藝”主要流傳于香格里拉市三壩鄉白地村。于2009年8月入選云南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時至今日,白地村仍然有一些民間藝人掌握傳統紡麻技藝。在白地,麻布使用范圍廣泛,人們的生產生活、重要禮儀、重大祭祀、節日活動都離不開“麻”。
迪慶唐卡
唐卡(Thang-ga)也叫唐嘎,唐喀,系藏文音譯,指用彩緞裝裱后懸掛供奉的宗教卷軸畫。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種獨具特色的繪畫藝術形式,具有鮮明的民族特點、濃郁的宗教色彩和獨特的藝術風格,用明亮的色彩描繪出神圣的佛的世界。唐卡表現的內容很多,涉及歷史、文化和社會生活等諸多領域。
2017年6月2日,“迪慶唐卡”正式納入云南省第四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香格里拉五月賽馬會
香格里拉五月賽馬會歷史悠久,是香格里拉各族群眾共同歡度的重大盛會、香格里拉市人民政府法定的以藏族馬文化為主題的節日,在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端午節)舉行,為期3天。賽馬比賽分五類:速度賽、步伐(走馬)、拾哈達(拾銀元、撿旗子)、跑馬騎射、馬術技巧。
2013年11月,“香格里拉五月賽馬”被云南省政府公布命名為“第三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一起來看看
本次迪慶州新入選的
21個省級非遺項目是哪些
↓↓↓
云南省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145項)
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擴展項目名錄(62項)
來源:云南省人民政府網官方微信公眾號、迪慶非遺官方微信公眾號、迪慶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網、迪慶日報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漆藝作為我國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具有實用與藝術完美結合的獨特魅力。中國是漆文化資源的大國,盛產優質天然漆,也是出土古漆器最多的文明古國。漆器是中國古代在化學工藝及工藝美術方面的重要發明。中國四大漆器:至元代,揚州已成全國漆器制作中心。
6月10日是“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以“宋韻楠溪·非遺嘉宴”為主題的百工生活市集于溫州永嘉廣場熱鬧“開市”,為市民帶來為期2天“從天光到晚歸”的非遺文化大餐。
人生七十古來稀,而今年已70歲高齡的“撲蝴蝶”非遺文化表演者李廣武卻像個生龍活虎的年輕人,每日輾轉騰挪,又撲又跳地活躍在古城非遺展演現場,成為古城游的一道亮麗風景,深受中外游客喜愛。
在東北長白山這片神奇的土地上,漢族和少數民族共同棲息,創造了燦爛的文化。他這一學才知道,原來王成貴的老叔在一家大糖坊里當案子師傅,他打小跟老叔學吹糖人,動物、人物、花草都會吹捏,甚至會動會走。再說,這手藝也是老人一輩子傳下來的玩藝呀。
在長沙瀏陽,張坊鎮上洪村道官沖非遺生態村正以豐富的體驗項目帶領游客“玩轉”非遺。這是五一期間研學館與篷蒲皮影合作推出的新體驗。據了解,道官沖目前正在建設活字印刷研學館與皮影戲館,以期為游客了解學習傳統文化、非遺生態提供更多元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