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29日晚,在摩洛哥拉巴特召開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17屆常會。
我國申報的“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通過評審并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至此,我國共有43個項目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名冊,居世界第一。
今天接續上篇,給大家介紹43個非遺項目中剩下的7個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和1個優秀實踐名冊。
二、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NO.1羌年 列入年份2009年
羌年是中國四川省羌族的傳統節日,節日期間,羌族人民祭拜天神、祈禱繁榮,在釋比(神父)的細心指引下,村民們身著節日盛裝,舉行莊嚴的祭山儀式,殺羊祭神。
NO.2黎族傳統紡染織繡技藝
列入年份2009年
黎族傳統紡染織繡技藝是中國海南省黎族婦女創造的一種紡織技藝,它集紡、染、織、繡于一體,用棉線、麻線和其他纖維等材料做衣服和其他日常用品。
NO.3中國木拱橋傳統營造技藝
列入年份2009年
中國編梁木拱橋營造技藝是采用原木材料,使用傳統木建筑工具及手工技法,運用“編梁”等核心技術,以榫卯連接并構筑成極其穩固的拱架橋梁技藝體系。
NO.4麥西熱甫 列入年份2010年
在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維吾爾民族中間,流傳著麥西熱甫。完整的麥西熱甫活動包括一系列豐富的習俗和表演藝術,如音樂、舞蹈、戲劇、民間藝術、雜技、口頭文學、飲食及游戲。
NO.5中國水密隔艙福船制造技藝
列入年份2010年
水密隔艙福船制造技藝發展于中國福建省,它使具備水密隔艙的海輪建造成為可能。如果航行途中一兩個船艙偶然受損,海水不會涌進其他船艙,而船也會繼續漂浮。
NO.6中國活字印刷術
列入年份2010年
中國的木活字印刷術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印刷技術之一,經過刻字、撿字、排字等程序后進行印刷。活字書頁拆解之后可以反復使用。
NO.7赫哲族伊瑪堪
列入年份2011年
伊瑪堪是中國東北部赫哲族人民世界觀和歷史記憶的重要組成部分。伊瑪堪用赫哲語敘述,采用詩歌和散文的形式,由許多獨立曲目組成,描述部落聯盟與戰爭,包括赫哲族英雄戰勝惡魔和入侵者的故事。
三、中國非遺之優秀實踐名冊(1個)
NO.1福建木偶戲后繼人才培養計劃
列入年份2012年
福建木偶戲是我國木偶表演藝術的杰出代表,主要演出形式為提線木偶與掌中木偶兩種。其表演技法精湛、傳統劇目和音樂唱腔豐富、偶像造型藝術精美絕倫,形成了完整的表演體系。
本次給大家介紹的非遺項目主要是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7個和優秀實踐名冊1個。
至此,目前43個非遺項目就全部給大家介紹完了。希望各位青少年朋友和家長們跟我們一起關注中國非遺傳承關注中國傳統文化。
——關注青少年兒童服務創新——
文字來源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網、新華社等
圖片來源丨網絡平臺搜集、整理
文章編輯 | 橙 子
文章排版丨 一 一
歡迎分享,轉載請注明出處
下一篇
從存在形態上分為物質文化遺產(有形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無形文化遺產)。明確了文化遺產的定義: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的定義,無形文化遺產是指“被各群體、團體、有時為個人視為其文化遺產的各種實踐、表演、表現形式、
在數字化技術快速發展的今天,如何更好地傳承這些非遺文化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團隊通過數字化保護和傳播,踐行“外語話中國”的理念,讓世界更好了解中國豐富的非遺文化。在數字技術的幫助下,香格里拉的非遺文化得以生動再現于人們眼前。我們將利用現代技術
辛厝寮小學油紙傘彩繪活動為豐富學生的校園文化生活,品味傳統國粹文化,5月20日上午,辛厝寮小學開展了主題為“妙筆油紙傘,傳承非遺夢”的油紙傘彩繪活動?;顒娱_始,老師為同學們講解了油紙傘繪畫作為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悠久歷史和彩繪油紙傘的技巧,
代代傳承,劉氏風箏遠銷全國2008年,劉氏風箏被列入第二批溫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劉賀新說,家族每年會集中起來對下一代進行風箏技藝培訓,他認為傳承劉氏風箏是家族每個人的一份責任。
3、非物質性是人類口頭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根本特性,是它與物質文化遺產質的區別之所在。5、它與物質文化遺產不同。9、我國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其中非物質文化遺產無論從公約規定的任何一類來看,都是極其豐富的。13、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存在形態,與物質